字词 | 鸭绿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鸭绿江 鸭绿江月刊。1946年创刊于沈阳,原名《东北文艺》,1961年改为现名。由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办。该刊着力于团结著名作家,积极培养文学新人,以发表小说为主,另有报告文学、散文等文学作品。新时期后发表了不少优秀作品,在国内文学界颇有影响。 ☚ 文艺复兴 诗创造 ☛ 鸭绿江江名。在吉林省东南部与辽宁省东部。为中国和朝鲜之间的界河。汉称马訾水,唐以后改今名。发源于长白山主峰白头山,曲折东南流,至东沟分两支注入黄海。全长795公里,流域总面积6.45万平方公里,年径流总量达322.6亿立米。主要支流有浑江、蒲石河、叆河等。沿岸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江水含沙量和输沙量小。自水丰以下,可以通航,小轮上溯可达浑江五里甸子。曾为渤海都督府与内地往来的主要通道,时称鸭绿道。历史上高句丽与渤海相继取此道入唐朝贡,对此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鸭绿江中国与朝鲜的界河。发源于中朝边境白头山南麓,流经中国丹东市后注入黄海,全长795 km,流域面积63788 km2。中国境内流域面积32466 km2。流域平均年降水量927.1 mm,平均年径流量291亿 m3,干流总落差2400 m,结冰期约4个月,可开发水力资源237万 kW。 鸭绿江 080 鸭绿江是中朝两国界河,全长1795公里,注入黄海。已建成3座水电站,有5座国际大桥横卧江上。风景区由浑江口至大东港之间,长210公里江段,包括水丰湖、太平湾、虎山、大桥、大东港5个景区。两岸山峰奇峻,江水蜿蜒清悠,风光秀丽。丹东是边境旅游城市,与朝鲜新义州隔江相望,跨国旅游路线,可由此进入朝鲜。沿鸭绿江的界江旅游,乘船可观赏中朝两国的沿江景色。 ☚ 金石滩 吉林省 ☛ 鸭绿江 鸭绿江Yalujiang中、朝两国界河。源出吉林省东南部中朝边境的白头山。自东北流向西南,历经吉林、辽宁两省,于丹东市西南注入黄海。全长795公里,流域面积73 788平方公里,其中我国境内为3.2万平方公里。干流大部分河段为中、朝天然国界。鸭绿江支流众多,干支流近直角相交,水系右侧全在我国境内。主要支流有长津江、虚川江、慈城江、秃鲁江和浑江、蒲石河、叆河等,其中以叆河水量最大。鸭绿江干流在临江以上为上游,沿岸海拔1 000—1 500米,河道坡度平均为9.05‰。河谷狭窄,水流湍急,谷宽仅50—150米,河床多基岩出露,行船十分危险;临江至水丰为中游段,两岸山岳重叠,植被茂密。河谷切割幽深,坡降平均为1.7‰。河道弯曲,宽200—2 000米不等,多暗礁和险滩。水丰以下为下游段,两岸为丘陵区,山势逐渐降低,河谷逐渐开阔。河床坡度平均为0.75‰,江面宽约500米,水流平稳,利于航船。鸭绿江全流域水土保持良好,江水碧绿清澈,水中含泥沙量甚微。《长白汇征录》记载:“水深色绿如鸭头,故名鸭绿江。”鸭绿江发源于东北地区降水最丰沛的长白山地,故河水非常丰富。平均每年流入黄海的水量为250多亿立方米,丰水年份达370多亿立方米。其水量仅次于黑龙江和松花江,为东北第三大河。按单位面积平均产水量计算,每平方公里产水41万立方米,为我国东北和华北诸河之冠,仅次于长江和东南沿海各河。鸭绿江水量主要靠天然降水供给,洪枯季节相差悬殊。据上游长白山水文站实测,1965年最大洪峰流量2 100立方米/秒,而枯季最小流量仅2.2立方米/秒。中游临江水文站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1万立方米/秒,而枯季最小流量仅14.8立方米/秒。鸭绿江有春夏两汛,春汛发生在5—6月,一般年份水量不大,但遇有冬季降雪特大时,翌年也会形成较大洪峰。如1960年长白水文站测得春汛流量为454立方米/秒,而这年夏汛最大洪峰流量仅296立方米/秒。夏汛发生在7—9月,常因暴雨形成洪峰,水位涨落急剧,洪峰持续时间较短。历年最大水位涨落变化幅度上游为4.13米,中下游为8.5米。鸭绿江冰期长约4个月,冻冰厚度可达1米以上。鸭绿江总落差为2 400多米,水力资源特别丰富。可开发的水力资源约230多万千瓦,年发电量约100亿度。中朝双方合作,已建成和正在筹建的大电站有水丰、云峰和渭源、太平弯等。 ☚ 辽河 海河 ☛ 鸭绿江中朝两国界河。源出吉林省东南中朝边境白头山天池,西南流到辽宁丹东市以下入黄海。长795公里,流域面积6.45万平方公里,中、朝境内各占一半左右。 鸭绿江中、朝两国界河。源出吉林省东南中朝边境长白山主峰白头山附近,向西南流经辽宁省东部到丹东市以下入黄海,全长795千米。 鸭绿江ya lu jiangYalu River 鸭绿江Yalu River—forming part of the border between China and the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DPRK) 鸭绿江水名。一作鸭渌江。因水色若鸭头色而得名。汉称益州江、马訾水,晋曾曰箭(剑)川江,唐始见其名,亦别称洗袍河(传唐太宗征高丽过此,曾以江水洗征袍,因名)。发源于今吉林省东南中朝边境之白头山,流经吉林省长白山朝鲜族自治县、浑江市临江镇、集安县,在浑江口入辽宁省宽甸县境,曲折西南流,过丹东市南注入黄海。全长795(一作844)公里。其流域为古朝鲜和貊族分布区,西汉至唐初为高句骊境内大水。高丽国亡后,今丹东市以北地旋入渤海国境,为渤海西京鸭渌府地。此水为渤海※“朝贡道”之一段,渤海常以船载熟铜等物,顺此江出黄海至登州(今山东省蓬莱)与中原居民交换。辽金元三朝,江水东西分布着众多女真部落,下游为该三朝驻兵屯田之所。元末以后,遂渐成为界河。明中叶后,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一带成为建州女真的聚居地,后扩展至其下游以西地。今丹东市、凤城、新宾等县,为满族主要聚居地之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