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仑·雷乃1922—Resnais,Alain
法国著名电影导演,左岸派电影的重要代表人物,与戈达尔齐名,是50年代后期及60年代法国电影最重要的革新人物。生于布列塔尼半岛的瓦讷市。14岁开始拍摄8毫米影片。曾在高等电影学校学习剪辑与制作。1945年开始担任纪录片和广告片摄影师,后成为导演。他在哲学和文学上受亨利·柏格森与马塞尔·普鲁斯特的启示,对探索时间的主题和记忆对人的心理现实的影响有着执着的兴趣与追求。在最初拍摄的短片《夜与雾》(1957)中,曾探索战争的破坏性及其对战争的记忆。此后,他一直不懈地探索电影表现时间的可能性,犹如一位用摄影机思考现实的哲学家。他的第一部长片《广岛之恋》(1959,杜拉编剧)是其时间、战争与回忆主题的代表作,表现了战争与爱情对人类精神的冲击,也表现了过去对现在的影响。这部影片以其真诚的思想与完美的形式震惊世界影坛,达到了现代主义作品的高峰,标志着法国和世界电影史的一个新时代。此后,拍摄了另一重要代表作《去年在马里昂巴》(1961,罗布—格里叶编剧),影片中的事件、时间、地点甚至人物身份均呈现出一种不确定性,非理性的意识流取代了传统的有序的叙事,潜意识成为影片结构的基础,一切都在梦境或记忆的时间中流动。影片反复运用闪回、跳切、重复及场面的闪现等具有革新精神的剪辑技巧,时间与空间交错,现实形象与回忆叠加,事件被划分为最小段落、单个画面甚或片语只言,一组无关联的视觉元素自由联结,从而发展了一种富有强烈情绪力量的电影语言方式。这两部影片使其在60年代法国及世界电影史上占有极高的地位。此后创作的著名作品有《莫里哀尔》(1963),《战争结束了》 (1965), 《斯塔维斯基》 (1974), 《天命》(1977),《我的美国叔叔》(1979),《生活是一部小说》(1982),《爱与死》(1984)等,其中一些影片继续发展了他的时间、战争与回忆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