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动脉瘤样骨囊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动脉瘤样骨囊肿aneurysmal bone cyse

系由扩张的海绵状囊腔形成的骨病灶。骨病变处膨胀,囊腔为血窦,内充满血液,似动脉瘤,故名。本病以青少年为多见,多发生于上、下肢长骨。病程进展缓慢,症状轻微。治疗:手术刮除并植骨,效果多较好。

动脉瘤样骨囊肿aneurysmal bone cyst

系骨骼的一种良性膨胀性病变。较少见,多发生在10~20岁。长管骨及脊柱为好发部位。常有外伤史。病程进展较快。早期出现局部疼痛及肿胀,可引起邻近关节功能障碍。位于脊柱者,可出现脊髓压迫症状。X线表现病灶处于偏中心位。呈一吹气样囊状膨胀阴影,其间有多数骨性间隔,使整个阴影呈肥皂泡沫样。早期行刮除植骨术,预后良好。

动脉瘤样骨囊肿

动脉瘤样骨囊肿

动脉瘤样骨囊肿曾被认为是骨巨细胞瘤的一种变态。1942年,Jaffe及Lichtenstein认为它是一个独立的骨病变,与骨巨细胞瘤无关。患骨外形隆起类似主动脉瘤,病灶为一充满血液之囊腔,因而定名为动脉瘤样骨囊肿。病因不明。有人认为是由于骨局部血液动力的障碍,引起静脉压持续增高,导致血管扩张,受累部骨质吸收及继发性反应性修复的结果。患骨呈薄壳状,向外膨出。囊腔为海绵状结构,空隙内含暗红色血液,不断自空隙内溢出。空隙之间由纤维结缔组织间隔,有时含有骨质。显微镜下见病变主要为大小不等的海绵状血管间隙组成,内皮细胞并不常见。间隔中仅有纤维结缔组织,常见到纤维性骨小梁,亦有明显的含铁血黄素沉积及多核巨细胞。
本病少见。病人年龄多数在10~20岁之间。全身骨胳均可发病,但长骨及脊柱为好发部位,尤以股骨上端较为多见。发生于长骨者,累及干骺端和偏骨干部位;发生于脊柱者,多累及椎弓的棘突和椎板。常有外伤史,病程发展较快。早期出现局部疼痛和肿胀。病灶部位于表浅者病人常能扪及骨性肿块。如果病灶邻近关节,可引起关节的功能障碍。位于脊柱者,可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引起相应的压迫性症状,如截瘫等。
X线检查见病灶处于偏中心位,呈一吹气样囊状膨胀阴影,其中有许多骨性间隔,使整个阴影呈肥皂泡沫样。阴影的最大直径可达5~8cm。位于手足部短骨、肋骨或腓骨等处的病灶,常使患骨呈对称性梭形扩张。
需同骨囊肿,骨巨细胞瘤,骨血管瘤,成骨细胞瘤等鉴别。另外要注意是否为其他肿瘤的合并病变,以防漏诊。本病为一良性病变,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预后良好。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彻底刮除,必要时辅以碎片植骨或截除术。如果病灶位于脊柱或手术非常困难的部位,或者在手术时因出血未能彻底刮除者,可采用放射疗法。对晚期病例骨组织广泛破坏,且软组织受浸润在四肢者最后甚至需要截肢。

☚ 孤立性骨囊肿   纤维异样增殖症 ☛

动脉瘤样骨囊肿

动脉瘤样骨囊肿

动脉瘤样骨囊肿是一种瘤样病变,发病原因及机理尚不清楚。本症不多见,多发生于青少年。好发部位为长骨端、椎体、椎板或棘突。肉眼见囊外有薄膜,囊内呈蜂窝状,刮除囊壁时可得红棕色软组织,其中含黄色素瘤细胞,纤细骨小梁和巨细胞,间有弯曲血管与之相通。临床表现为局部肿胀和疼痛,肿物部位可有温度增高、压痛、偶有波动,椎体区病变有时可出现神经症状。X线片示病变骨呈囊性、膨胀性扩张,囊腔透亮呈毛玻璃状,骨皮质变薄呈蛋壳样,周围很少有骨膜反应。长骨部病变常偏向一侧。局部穿刺抽出棕色液体或血性液体常可确诊。
手术可将病骨全部或尽可能多的切除,或将病变区内血液、纤维性肉芽组织及坏死组织清除后植骨。

☚ 骨囊肿   纤维性结构不良 ☛
0001301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8: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