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性眼底改变
视网膜动脉可由于年龄增高或伴有全身高血压而致管壁增厚变性,内膜增殖,使管腔逐渐变狭,最后失去弹性和硬变,甚或使管腔完全阻塞。在这个过程中动脉的形态、反光、行径,管腔内血柱的可见度,动静脉相交处的表现,以及视网膜因循环障碍所引起的种种变化,都可以通过眼底检查被观察到,统称为动脉硬化性眼底改变。(彩图52)
动脉硬化性眼底视网膜改变有三类:
(1) 老年性动脉硬化: 在无高血压的老年人,眼底动脉普遍变细,颜色淡,反光弱,走行直,分支呈锐角,罕见有阳性的动静脉交叉征,若合并原发性高血压,则视网膜大枝动脉管径极不规则,色泽不均匀,已有纤维性变的部分管壁扩张,纡曲,血管色泽稍红。无纤维性变尚能收缩的部分,则表现张力过强,管径狭窄,色调稍淡。以后,这部分可发生与高血压病相同的反应性小动脉硬化。经过长时间后,动脉纤维化的部分逐渐增多。
(2) 高血压性小动脉硬化: 在高血压病人,舒张压长期持续升高,可以引起全身小动脉硬化眼底改变 (参见“高血压眼底改变”条)。
(3) 动脉粥样硬化: 视网膜中央动脉穿过巩膜筛板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多发生在老年人,眼底表现为动脉细直,分支呈锐角。当粥样化斑块主要分布在视乳头附近主干上时,管径只有限局性不对称的不规则性狭窄,有时并不明显,易被忽略。当粥样化斑块发生纤维化后,在管径局限性狭窄处可呈白色混浊斑点,严重时此段血管可有白鞘,甚至呈白线状。若管腔未完全阻塞,其远端仍可见血柱。严重时也可发生视网膜动脉或静脉分支阻塞。由于本病在身体的分布通常为不规则的斑块状,一组动脉可能病变很重,而其他部位的动脉可以不受或少受影响,眼部动脉粥样硬化相对少见;因此,视网膜动脉表现正常时,并不能除外身体他处有动脉粥样硬化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