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的洪灾
长江流域的洪灾分布范围很广,类型较多。在山丘区有因暴雨引起的来势猛而历时短的山洪、泥石流、滑坡山崩等灾害。在干流上游及一些支流中下游有因洪水暴涨而淹没两岸河谷台地的灾害。在干流中下游及一些支流尾闾的冲积平原,有因洪水泛滥、堤防溃决而造成的大片地区淹没。在干流下游河口滨海地区,则有热带风暴或天文潮引起的风暴潮的侵袭。这种风暴潮还可能与暴雨洪水相遭遇。这些灾害中以中下游平原区的洪灾最为严重而频繁。这个平原区现有耕地9000余万亩,人口 7500余万(1990年),工农业和交通均很发达,城市众多。但地面高程普遍低于当地最高洪水位5、6米至10余米,目前主要靠堤防保护。长江中下游洪水峰高量大,历时长,一旦溃堤,淹没可达数月之久,不但经济损失严重,而且在某些堤段可能酿成大量人口死亡的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