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工业结构guofang gongye jiegounational defense industrial structure
国防工业各部门、各行业的构成及其在生产军品过程中相互之间的关系。
国防工业结构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演变,是社会分工规律在国防工业中的具体表现。
在现代条件下,国防工业结构是一个多层次、多门类的有机整体。一般说来,国防工业最高层次是直接生产武器装备的部门,如兵器工业、航空工业、航天工业、电子工业、船舶工业、核工业和军需工业等部门。第二层次是为生产武器装备提供配套产品和原材料的部门,如电子元器件制造部门、化学工业部门和钢铁冶金工业部门等。按工业门类构成划分,中国通常分为冶金、电力、煤炭、化学和机械等12个综合工业部门。国防工业一般属于机械制造业,主要有兵器、航空、航天、电子、舰船和核6大工业部门,以及军队所属的军需工业。每个门类又可分为更多的行业或工业种类。不同的门类、行业和工种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和互相制约,形成了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各国表示国防工业结构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一般采取工业部门的总产值、固定资产、劳动力人数和主要产品产量等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对比可以大致显示一个国家工业及国防工业的结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先后建立了兵器工业、航空工业、舰船工业、电子工业、航天工业、核工业以及军需工业,逐步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国防工业结构,为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和反侵略战争提供了武器装备。1979年以后,中国国防工业贯彻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方针,大力发展民品,不断推进技术改造,国防工业结构进行了较大调整,逐步向着军民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国防工业结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国防工业部门、行业越来越多,构成越来越复杂;国防工业结构质量日益提高,传统的工业部门不断用新的科学技术进行改造,新兴工业部门不断出现;国防工业各部门、各行业之间以及与民用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结构融合日趋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