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超声多普勒技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超声多普勒技术

超声多普勒技术

多普勒技术是一种利用多普勒现象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技术。超声多普勒现象是指当频率为f0的超声束入射到运动速度为V的物体上时(图1),反射(或散射)回波的频率f将发生变化。f0与f之差称为多普勒频偏fD,cosθ,式中C是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θ是声束和物体运动速度间的夹角。因此,fD的大小反映运动速度,fD的符号(f大于还是小于f0) 反映运动方向是朝向发射声源,还是远离它。
超声频率的选择决定于临床目的,需要在穿透深度、多普勒频偏的大小以及超声场的形状尺寸之间折中。产科和心脏病学中常取2~3MHz,浅部血流测量常取5MHz左右,眼科应用有时高达10MHz。


图1 超声多普勒现象


工作原理 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连续波多普勒: 此时探头连续地发射超声波。早期的简单仪器(例如胎儿听诊器,图2)多采用这种工作方


图2 超声多普勒胎儿听诊仪

式。超声回波经探头接收转换成电信号后,经过射频放大和解调(常用包络检波),变成音频输出。这种方法线路简单,但不能判断血流方向。
(2)方向性多普勒: 是一种具有方向检测能力的多普勒系统。原理上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高质量的低通及高通滤波器,使高于和低于f0的频率成分分两路输出,但对滤波器要求过高,不易工业生产。目前比较普遍的方法是先对接收信号作正交相位检测,然后再经相域或频域处理,取得方向信息。前者正反向流的通道是分开的。后者则把f0迁移到某一导引频率fP,并使正反向流的频率分居fP的两侧。
连续多普勒系统不能反映探头和运动物体间的距离,测量结果受声束和运动方向夹角θ的影响很大。双声束多普勒法(DBDU)较好地解决了后一问题。
(3) 脉冲多普勒: 此时超声以脉冲间歇方式发射。图3是单接收通道的原理。用门控信号G控制振荡器输出,使它脉冲式发射。同时把同一门控信号经选定的延迟时间τK后控制接收门,使得只有选定深度的回波得以通过,从而取得皮下选定深度的血流信息。如果采用多个距离选通门各调整于不同的延迟时间,就可以同时测得沿声束方向上不同深度的血流速度,从而构成血流剖面图。


图3 脉冲多普勒系统原理


(4) 时间编码超声多普勒: 它是用连续发射的编码超声取得距离信息。由于二值性M序列具有类似于白噪声的相关函数,因此用它来调制超声发射(如图4所示),再把回波与经延迟的调制信号进行相关处理和带通滤波,就能突出指定深度的回波信息。调整延迟时间就可以改变取样深度。


图4 时间编码超声多普勒系统原理


信号处理 分析和显示多普勒信息的最简单方法是音响监听和纸带记录。不少仪器中采用过零检测法估计频率。此外也可以采用平均频率变换器或最大频率跟随器来取得速度-时间曲线。近代的血流仪则多是采用基于快速富氏变换(FFT)的频谱分析器,并实时显示血流图形,横座标是时间,纵座标是频率,显示的灰阶或亮度则代表各频率成分的相对强度。
临床应用 超声多普勒技术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血液动力学研究,心血管系统和妇产科的临床检查。通过测量血管内血流的速度-时间曲线以及它的速度剖面图,可以判断血管的狭窄、阻塞或回流。当测量结果以速度-时间曲线形式表示时,通常采用脉动指数(PI),渡越时间(TT)和阻尼系数(DF)作诊断的定量指标。当采用动态谱图方式显示时,则要根据时相(舒张期、收缩期),谱的形态(是否增宽或充填),血流方向(基线上下)及频移幅度(谱峰高低)来作判断。依此可诊断血管的粥样硬化、动静脉瘤等,也可以用于静脉血液的研究以及检测血流中的气泡。多普勒技术不仅可以明确诊断心脏内有无分流、返流存在,而且可以估计其严重程度,并对心房、心室间隔缺损,主动脉、肺动脉、二尖瓣关闭不全和狭窄等都可作出可信的判断。在妇产科主要用于测定胎儿心率,以判断宫内胎儿死亡及多胎妊娠。在围产期配合宫缩曲线作临产监护,以判断是否发生胎儿窘迫。此外,多普勒技术还可以用于测量乳汁流速、尿速等。
超声多普勒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是和医学成象技术相结合。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广的有:
❶把脉冲多普勒和B型成象或M型结合构成多功能的扫查系统;
❷用动目标显示技术和相位检测法,由接收回波分析流速的空间分布,并把它的大小、方向采用彩色编码和B型成象同时显示,即所谓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
☚ 超声脉冲回波(声)技术   超声全息 ☛
0000476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3: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