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斯宾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斯宾塞1820—1903Hezbert Spencer

英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社会有机体论的创始人。生于德尔比一教师家庭,父亲是小学校长。幼年的教育主要是在父亲指导下自修取得的。曾做过教育工作,学过土木工程。1837—1846年被雇为伦敦—伯明翰铁路的工程师。1848—1853年仕《经济学家》杂志副编辑。1850和1855年分别出版两部较大著作:《社会静力学》和《心理学原理》。1860—1896年潜心于《综合哲学》的写作。1903年在布赖顿去世。除上述著作外,斯宾塞的重要著作还有《政府的本分》(1842年)、《社会学原理》(1876—1896)和《人对国家》(1884年)等。斯宾塞用生物学的观点来解释社会现象,用生物有机体的发展规律取代社会发展规律。认为,社会和国家如同生命一样,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其间没有质的飞跃,只有逐步进化。国家不是分裂为阶级的产物和意志的体现,而是在无意识中自然而然发展起来的。政府的任务和职权基本上有二:一为防御外部的侵犯;二为防止社会内部侵犯个人权利的事件发生。国家不得对个人自由、对经济发展和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国家在社会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但随着工业化和文明的进展其意义在日益减弱。应扩大选举和代议制度,扩大地方自治制度。社会应遵循“强存弱汰”的自然法则,贫、富、强、弱的存在是合理和自然的。社会不必去帮助贫者和弱者,只有淘汰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斯宾塞主张阶级关系的均衡,主张改良,反对革命。

斯宾塞1820—1903Spencer Herbert

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进化论伦理学的创始人。出生于英格兰中部德尔比的一个乡村教师家庭。早期研究过数学、地质学、植物学、土木建筑、机械制造,当过铁路工程师。1846年开始研究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曾任《经济学家》杂志副主编。由于他博学广知、著述浩繁而被称作“维多利亚时代的亚里士多德”。主要著作是一套10卷本的《综合哲学》,其中包括:《第一原理》、《生物学原理》、《心理学原理》、《社会原理》、《伦理学原理》等。在伦理学上,斯宾塞认为进化论及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提供的原理构成伦理学的基础。动物既有生存竞争的本能,又有合群的习惯和为种的延续、为同类生存而献力的本能。人类的行为是动物行为的进化,正义观念萌芽于动物的保护同类的行为。所以,道德是生物进化的产物。人既有利己心又有利他心,它们都是维护生命和延续生命的天性。只有利己而无利他,便没有团体和社会的存在;只有利他而无利己,则没有个体的存在。所以,利己和利他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行为的意义首先是维持个人的生命,即利己;而利己必须维护种族利益,因为没有种族的存在便没有个体的存在。因此能自保的行为必然同时也是有利于种族的行为,利他的行为。由此,斯宾塞认为,凡有利于个人和种族的幸福和发展的行为,便是善的行为,反之则是恶的行为。公正就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结合。理想的社会道德状态,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他认为伦理学的目的就是要消除利己与利他的对立和冲突、实现二者的平衡,达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协调一致的发展。

斯宾塞

英国哲学家。1820年4月27日生于一教师世家。早期进化论者。仅上过3年小学,全凭自学成才。1837年起在铁路上工作8年,担任铁路土木工程师。1844年担任《舵手》杂志副主编。1846年起研究哲学、社会学、心理学、自然科学等。1848年担任《经济学家》杂志副主编。在教育理论上,以功利主义为基础提出一个科学的实科教育体系,认为教育的宗旨是为完美的生活作准备。1859年撰写《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61年出版《教育论:智育、德育和体育》。1902年,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1903年12月8日去世。获3所大学博士学位,被聘为罗马、日本、都灵、巴黎、那不勒斯科学院的国外院士。著《综合哲学》10卷本。哲学思想主要集中在1862年《第一原理》一书中。

斯宾塞

斯宾塞1820—1903SibinsaiHerbert spencer

英国社会学家、实证主义哲学家、教育理论家。出身于德比郡一个教师家庭,青少年时代对自然科学及技术怀有浓厚兴趣,因家境变迁未能进入大学,17岁起担任铁路土木工程师,1846年开始从事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与著述工作。1848—1853年曾任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编辑。他从进化论出发力求建立一个综合哲学体系——实证主义、不可知论和庸俗进化论的混合物。他把生物学概念引入社会学,提出“社会有机论”、利用生物机体所具有的各种机能来推论社会中存在不同阶级行使各自职能的合理性。在教育观上,他宣扬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抨击旧教育的虚浮与不切实用,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为完满生活作准备,这种完满生活的内容可分为: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从获得生活必需品来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抚养教育子女的活动;社交活动和闲暇时间娱乐活动等。他指出为这些活动作准备所应传授的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科学。为此提出并论述了一个包括各门科学知识的课程范围。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智育、德育和体育的理论概念以及由这三育组成的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他还提出并论证了一系列教学原则,主要有:教学要从简到繁、从具体到抽象、从实验到推理、教学应尽量鼓励儿童个人发展和使儿童在愉快的情绪中接受知识等。在德育方面提出自我保存是最重要的道德原则,提倡利己主义必须与利他主义互相协调。在教育对策上他主张只让资产阶级受教育,反对劳动者受教育。斯宾塞的教育思想不仅推动了19世纪后半期英国的教育改革,而且对美国和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学校课程的设置与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他的主要著作有:《社会静力学》(1851)、《教育论》(1861)、《综合哲学体系》(1862—1896)、《社会学研究》(1889) [中译本为严复译《群学肄言》1903]。

☚ 欧文   杜威 ☛

斯宾塞

斯宾塞1820—1903Sibinsai,Herbert Spencer

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出生于一个中学教师家庭,早年因体质虚弱而未能接受正规教育,主要通过自学获取知识。著述极丰,主要有《社会静力学》、《综合哲学》等。在A·孔德拟定了社会学的总方向之后,斯宾塞提出了具体的内容,使这门新学科得到充实。
斯宾塞的社会学理论包括两大主要原则:(1) 社会有机体理论;(2) 社会进化理论。他把社会看作是一个各部分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的有机体,指出社会学要研究“社会和它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影响,即整体对部分的影响和部分对整体的影响”,要“从总体上去考察社会结构、功能和社会产物之间的彼此依存关系。”这种研究取向,对现代社会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斯宾塞看来,作为一个有机体,任何发达的社会都具有三个机构系统:第一,支持系统——向有机体提供营养的各种生产组织;第二,分配系统——它保证社会有机体各个部分在分工基础上的联系;第三,以国家为首的调节系统——它保证各个组成部分服从于整体。
斯宾塞认为进化是一个普遍的过程,任何现象都是总的进化过程的一部分。自然进化分为无机进化、有机进化和超机进化三个阶段,社会进化属于超机进化。一切进化都包含两种同时进行的趋势一集中和分化,都是日趋复杂化。进化基本上是平稳的、逐步的,不容许有意识的“加速”。他还把“适者生存”原则引入社会进化,成为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开山鼻祖。

☚ 孔德   迪尔凯姆 ☛
斯宾塞

斯宾塞1820—1903Sibinsai,H.Spencer,

英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他虽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但却通晓数学和机械学,担任过工程师,喜欢新闻出版工作。著有《心理学原理》(1855),第二版又增加了生理方面的内容。这部书是他《综合哲学》全书的一部分。斯宾塞在心理学方面基本上是重复贝因的心理学思想,但是他的进化论可以说对心理学的影响更大些。由于他继续了英国的联想心理学,又加上了进化论思想,历史上把他看作是新联想主义者。斯宾塞从心理进化的观点出发,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是内部现象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不是外部现象间的相互关系,而是这两种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他还认为神经系统的构造与机能是互相平行地发展的,动物的神经系统越复杂,它的心理也复杂。斯宾塞在心理的构成上,提出感觉(起于神经末梢)和情绪(起于中枢神经系统)是主观经验的单位,即心理元素,此外他还加上“关系之感”。后来心理学界有人赞成斯宾塞的说法,但否认有关系感的人则更多。

☚ 马丁   洛克 ☛

斯宾塞1820—1903Herbert Spencer

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实证主义代表之一。认为知识和科学的对象仅限于现象的领域,实在是不可知的。知识可分为最低级的、科学的和哲学的三类,它们的差别仅在于外部相联,抽象的程度不同,哲学的作用在于对各种知识的外部联系。认为一切现象的基础是不可知的“力”,它的作用是恒久的,因而现象世界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中。提出社会有机体论,认为犹如动物器官有营养、分配和调节的职能,社会的不同阶级也承担着不同的职能,他们各司其职,缺一不可。主张“生存竞争、物竞天择”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为当时英国殖民主义政策辩护。主要著作有《综合哲学》、《智育、德育和体育》、《社会学研究》(曾为我国严复译出,名称《群言肄言》)。参见“社会学”、“伦理学”、“教育”、“美学”中的“斯宾塞”。


斯宾塞

英国社会学家、实证主义哲学家、教育理论家。继承和发展了英国资产阶级教育理论中的功利主义原则,认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为完满的生活作准备,主张大量建立实科中学。著有《教育论》等。参见“哲学”中的“斯宾塞”。


斯宾塞

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美学上继承和发挥了席勒的游戏说,认为游戏与艺术都是过剩精力的发泄。被称为“席勒一斯宾塞游戏说”,有相当影响。参见“哲学”中的“斯宾塞”和“美学理论”中的“游戏说”。


斯宾塞

英国社会学家、哲学家。提出社会有机体论和社会进化论,前者强调社会结构功能的和谐,认为工人担任营养功能,商人担任分配功能,资本家担任调节生产的功能;后者认为,社会与生物一样,也经过由简单到复杂,并按进化论中的变异、自然选择、遗传等原理发展。斯宾塞还认为,个人行动自由、竞争和适者生存是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并反对集体主义原则,主张限制国家功能。主要著作有《社会静力学》、《社会学原理》和《个人与国家》。参见“哲学”中的“斯宾塞”。


斯宾塞

将英国传统的功利主义同进化论结合,创立进化论伦理学。认为凡有助于个人和种族进化的行为是善,反之则为恶。并运用进化的观点分析了正义、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的关系等问题。主要伦理学著作有《社会静力学》和《伦理学原理》。参见“哲学”中的“斯宾塞”。

斯宾塞

斯宾塞

斯宾塞(1820—1903),英国社会学家、实证主义哲学家、教育理论家。自学成才。曾在铁路上做土木工程技术人员。曾任英国 《经济学家》 杂志编辑。1858年开始用30多年时间撰写了 《综合哲学体系》,认为科学必须与宗教调和。反对社会主义,主张增强自由政治,持续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工人阶级生活水平。提倡实行科学教育。提出了一个包括各门科学知识的课程范围,把科学知识放在首位,把文学和人文学科放在最末。在教育方法上,赞成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教学心理化的主张,提出了广泛的科学教育原则和方法,并提出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来研究他们,使之不断完善。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智育、德育、体育的概念并把三者作为一个完整教育体系的理论家。主张教学方法应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之上,并最早提出“快乐教育”的思想,主张让儿童在快乐的情绪中掌握知识,使求知成为愉快的事情。主要著作有:《教育论》、《社会学原理》、《综合哲学体系》、《社会学研究》 等。

☚ 霍瑞斯·曼   赫胥黎 ☛
斯宾塞

斯宾塞

斯宾塞 (1820—1903),英国社会学家、实证主义哲学家、教育理论家。自学成才。曾在铁路上做土木工程技术人员。曾任英国 《经济学家》杂志编辑。1858年开始用30多年时间撰写了 《综合哲学体系》,认为科学必须与宗教调和。反对社会主义,主张增强自由政治,持续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工人阶级生活水平。
提倡实行科学教育。提出了一个包括各门科学知识的课程范围,把科学知识放在首位,把文学和人文学科放在最末。在教育方法上,赞成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教学心理化的主张,提出了广泛的科学教育原则和方法,并提出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来研究他们,使之不断完善。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智育、德育、体育的概念并把三者作为一个完整教育体系的理论家。主张教学方法应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之上,并最早提出“快乐教育”的思想,主张让儿童在快乐的情绪中掌握知识,使求知成为愉快的事情。主要著作有: 《教育论》、《社会学原理》、《综合哲学》、《社会学研究》等。

☚ 霍瑞斯·曼   赫胥黎 ☛

斯宾塞

斯宾塞约1552~1599

英国诗人。生于伦敦布商家庭。曾就读于剑桥大学,获硕士学位。1580年后,长期居住爱尔兰。一生写有《牧人月历》、《柯林·克劳特回来了》、《爱情小诗》、《结婚曲》、《仙后》等诗。以后者为其主要作品。全诗以亚瑟王追求仙后格罗丽亚娜为引子,描写亚瑟及骑士的冒险事迹。其作揭露了宫廷生活的腐朽,抒发了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并通过对仙后和骑士英雄行为的赞美,表达了对伊丽莎白女王的颂扬,成为第一部真正的英国民族史诗。作品贵族倾向较明显。艺术上刻意求工,语言古奥。所创“斯宾塞诗节”的格律形式,适于长诗创作,对拜伦、雪莱等人均有影响。

☚ 乔叟   莎士比亚 ☛
斯宾塞

斯宾塞1820—1903Spencer, Herbert

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出生于英格兰中部的德尔比。童年只受过短暂的正规教育,对博物学、机械学、生物学有兴趣。青年时期任铁路工程师。1846年开始研究哲学及社会学、心理学、自然科学。1848年任《经济学家》杂志副主编。他由于博学广知、著述浩繁而被称作“维多利亚时代的亚里士多德”。
斯宾塞继承了孔德的实证主义思想,强调人的知识不能超出经验范围之外,科学理论是经验的体系化,它将秩序和规律赋予经验现象。斯宾塞在达尔文之先就提出了自然选择的思想,后来又最早提出适者生存的概念,并把这些观点运用到社会学中,创立了社会有机论。他的观点不同于达尔文的地方在于,他把适应看作是有目的性的,进化由现象背后神秘的“力”所决定,只按照均衡的方式进行,没有飞跃与突变。他还把人类社会看作如同生物有机体一样,认为阶级的划分是天然的,因此不同阶级应该各司其职、彼此协调。他的这些观点成为资产阶级社会学的理论先导之一。
主要著作是一套十卷本的《综合哲学》,其中包括:《第一原理》(1860—1862)、《生物学原理》(1864—1867)、《心理学原理》(1870—1872)、《社会原理》(1876—1896)、《伦理学原理》(1892—1893)等;另外还有早期的《社会静力学》(1850)、晚期的《人与国家》(1884)等。

☚ 密尔   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 ☛

斯宾塞1820~1903Herbert Spencer

英国哲学家、教育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早期进化论者,生于英国德尔比。父早亡,只读过三年小学,自学成才。先做过工程师、经济学杂志编辑,后来专心著述。1850年就开始论及进化问题,引起人们的注意。主要心理学观点和成就: (1)创建进化联想主义心理学。将进化论引入心理学的第一位学者,用生物进化的观点解释心理现象的本质,将研究重心从机器结构的有机体转移到有机体同环境适应的关系,促进动物心理学和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兴起。(2)倡导心理学的独立。主张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科学,认为心理学是属于生物科学和社会科学中间的科学。它既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又是社会科学的基础。代表著作《心理学原理》(1855),其第二版(1870~1872)影响更大。

斯宾塞

斯宾塞1820—1903Herbert Spencer

英国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生于德尔比。没有受过正规教育。通晓数学和机械学,担任过工程师。曾任《经济学家》杂志副主编。1853年辞去公职,专事著述。倡导综合哲学、普遍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在心理学方面继承英国的联想主义心理学,最早将进化论思想引入心理学,被看作是新联想主义者。主张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科学,属于生物科学和社会科学中间的科学。从心理进化的观点出发,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是内部现象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不是外部现象间的相互关系,而是这两种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神经系统的构造与机能是互相平衡发展的,动物的神经系统越复杂,它的心理也越复杂。主要著作有《心理学原理》(《综合哲学》的一部分,1855年)。

☚ 培因   亥姆霍兹 ☛
斯宾塞

斯宾塞1820—1903Herbert Spencer

英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没有受过正规教育。通晓数学和机械学,担任过工程师。曾任《经济学家》杂志副主编。1853年辞去公职,专事著述。倡导综合哲学、普遍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在心理学方面继承英国的联想心理学,最早将进化论思想引入心理学,被看作是新联想主义者。主张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科学,属于生物科学和社会科学中间的科学。从心理进化的观点出发,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是内部现象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不是外部现象间的相互关系,而是这两种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神经系统的构造与机能是互相平衡发展的,动物的神经系统越复杂,它的心理也越复杂。主要著作有《心理学原理》(《综合哲学》的一部分)。

☚ 费希纳   谢切诺夫 ☛
0000017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0:0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