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赵葵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共1首 (词)宋· 束发领西藩。 百万雄兵掌握间,召到庙堂无一事,遭弹。 昨日公卿今日闲。 拂晓出长安。 莫待西风割面寒。 羞见钱塘江上柳,何颜。 瘦仆牵驴过远山。 赵葵 赵葵1186—1266宋代画家。字南仲,号信庵。衡山(今属湖南)人。咸淳二年授少师,武安军节度使,进封冀国公,谥忠靖。工诗文,善画墨梅,尤重写生,所画梅花,苍枝老干,杈枒突兀,繁葩疏蘤,幽妍芳洁。传世珍品有《竹溪消夏图》,以杜甫诗句“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为题,笔墨精美,层次分明,近处浓重清晰,远处疏淡叠蒙,给人以夏季湿润之感。清乾隆改题为《杜甫得意图》。 ☚ 陈容 李永年 ☛ 赵葵 赵葵赵葵 (1186-1266) 字南仲,号信庵,衡山(今湖南衡阳)人。少曾从父赵方抵御金兵,淳祐中,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咸淳初特授少师,武安军节度使,封冀国公。好诗文,工书画,为南宋著名画家,传世之作有《竹溪消夏图》。 ☚ 净明院 惠山寺 ☛ 赵葵 赵葵1186—1266字南仲,号信庵,一号庸斋,衡山(今属湖南)人。少从父方随军抗金,嘉定间以功补承务郎,知枣阳军。绍定间,升兵部侍郎,除淮东制置使,知扬州。淳祐间,历同知枢密院事、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枢密使兼参知政事。淳祐九年(1249),拜右丞相兼枢密使。明年,授观文殿大学士、充礼泉观使,兼侍读。历两淮宣抚使、判扬州。加少傅,封冀国公,以武安军节度使致仕。咸淳二年卒,年八十一,谥忠靖。《宋史》有传。事迹另见《南宋名臣言行录》卷一四。《全宋词》辑其词一首。 ☚ 彭耜 黄机 ☛ 赵葵1186—1266南宋名将。字南仲,潭州(今湖南长沙)衡山人。赵方之子。少年时从军随父抗金。嘉定间,与兄范先后于高头、枣阳、邓州、蕲州等地连败金兵,以军功授承务郎,知枣阳军(今湖北枣阳)。绍定年间,知滁州(今安徽滁县),觉李全备战欲叛,乃上书丞相史弥远,请讨全,不从。已而,全率叛军攻扬州(今江苏扬州),他与兄范统军进讨,连战皆捷,遂杀全,进兵部侍郎。后任淮东制置使,知扬州。端平元年。(1234年),金国亡,朝仪乘机收复三京,他自请进兵河南,因粮运不继,为蒙古军所败,还任淮东。前后在扬州八年,垦田治兵,边备益强。淳祐二年(1242年),知潭州、湖南安抚使。四年,特授枢密使兼参知政事、督视江、淮、京西、湖北军马。不久知建康府、江东宣抚使。九年,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十年,辞相位,出为地方军政大员,历任湖南安抚使,广西宣抚使,沿海制置使,江东、江西宣抚使及两淮宣抚使等。卒谥忠靖。 赵葵1186~1266南宋将领。字南仲,号信庵,潭州(今湖南长沙)人,赵方之子。少时随父抗击金兵。先后与其兄赵范多次打败金兵的入侵,曾任承务郎、兵部侍郎、淮东制置使、湖南安抚使、枢密使、建康府江东安抚使、右丞相兼枢密使等职。赵葵爱好诗文,善于书画,传世作品为《竹溪消夏图》。 赵葵 赵葵1186~1266字南仲,南宋衡山人,赵方之子。少年从军。金兵攻淮西,他与兄赵范等率军反攻金人据地唐、邓二州,俘斩近2万,以攻补承务郎,知枣阳军。招信军节度使李全叛降蒙古,图袭临安,葵与兄上书极言利害,请发兵付叛。南宋绍定四年(1231)攻杀李全,诏授淮州制置使兼知扬州。端平元年 (1234),拟复三京,蒙古引兵来攻,葵以粮运不继,败退。嘉熙元年 (1237),以宝章阁学士知杨州。淳祐二年(1242),进大学士,知潭州、湖南安抚使。四年授同知枢密院事,十二月特授枢密使兼参知政事。度宗咸淳二年(1266),加少傅,乞致仕,授少师武安军节度使,进封冀国公。同年卒。 ☚ 赵方 赵开心 ☛ 赵葵 赵葵1186—1266南宋将领。字南仲。衡山人。赵方次子。少即随父参加抗金。嘉定年间,与金军战于枣阳、邓州、蕲州等地,屡败金军,以功授承务郎,知枣阳军。绍定元年(1228),知滁州。四年,与兄赵范合兵,平李全之乱,进兵部侍郎。六年,授淮东制置使兼知扬州。端平元年(1234),金亡,他支持收复三京之议,上书请战。授权兵部尚书、京河制置使,知应天府、南京留守兼淮东制置使。进军河南,收复开封、洛阳,后为蒙古军所败,降职,还任淮东。前后在扬州8年,垦田治兵,边备益整,后官枢密院使兼参知政事,督视江、淮、京西、湖北军马,封长沙郡公。淳祐九年 (1249),特授光禄大夫、右丞相兼枢密使,封信国公。咸淳二年(1266),进封冀国公。 ☚ 赵方 李芾 ☛ 赵葵1186—1266南宋著名画家。字南仲,号信庵。衡山(今属湖南)人。淳祐间,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好诗文,工书画。传世作品有《竹溪消夏图》,画以杜甫诗“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句为意。以精纯细致的笔法写万竿修篁,近处浓重清晰,远处疏淡迭濛,层次分明。清高宗弘历改题为《杜甫得意图》。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