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之形成与发展
辞赋研究著作。日本学者中岛千秋著。中岛千秋,日本文学博士,爱媛大学教授。《赋之成立及展开》一书,日本昭和 38年(1963)由日本株式会社关洋纸店印刷社出版,目前尚未见中译本。全书9章,五十余万字。第一章到第四章,是讨论赋这种文学样式的形成过程的。中岛氏认为,赋是一种朗诵文学。先秦的古典或那以后的文学,无论韵文或散文,原本是用耳来听的一种听觉文学,而赋则是属于朗诵样式最升华的文学样式。关于赋的渊源,由于《诗赋略》的暗示,可以认为是广泛意义的歌唱的一种方式。关于赋的形成,则是经由春秋时代的“赋诗”,战国时期纵横家的雄辩,楚辞的影响,逐渐由一种表演形式演变为一种文学样式。第五、六章则叙述关于代表作品的研究与时代的变迁。中岛说,关于赋的发展,应当留意各作品的特征与时代的变化。他认为,赋的多数是宫廷文学。到东汉末,才开始出现反映当时政治,讽刺现实,表现赋家政治立场的作品,成为表现文人意识和文学观、思想和主张的载体。因此第五章《汉赋的展开》,将汉赋分为“作为宫廷文学的赋”与“贤人失志之赋”两类,对其代表作品作了细致探讨。第六章《由于时代区别的特色》,则将前汉分为四个时期,后汉分为四个时期,讨论了各个时期的时代特点及其赋的特色。本书引证材料非常丰富,论证亦极周备。香港大学中文系何沛雄教授在其《读赋零拾》中称赞说:“日人研究汉赋用力最深者,无如中岛千秋。其《赋之成立及展开》一书,都五十万言,搜材博,分析亦甚中肯,视铃木虎雄之《赋史大要》,可谓后出转精。”本书研究的范围也以汉赋为限,魏晋以后的赋就很少涉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