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主义意大利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创立的经院哲学学说。它以基督教神学为基础,利用并发挥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消极因素,建立系统的神学哲学体系。目的是论证基督教的信条。故又叫“基督教亚里士多德主义”。主要追随者有侯维乌·纳塔利(Hervaeus Natalis,?—1318)、约翰·卡普里奥(Johannes Canreolus,约1380—1444)、卡哲坦(Cajetanus 〔Tommaso de Vio〕,1469—1543)等。19世纪末,由教皇利奥十三正式定名为天主教的官方哲学。
托马斯主义见“哲学”中的“托马斯主义”。 托马斯主义 托马斯主义欧洲中世纪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创立的基督教神学学说。主张哲学服务于神学,认为以“理性真理”为本的哲学同以“启示真理”为本的神学不应有矛盾,而应是一致的,因为一切真理都出自同一位上帝。但又认为“启示”高于“理性”,神学高于哲学,“启示真理”是第一真理和最终的绝对真理。利用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和“第一推动”、“第一因”的观点,提出五条证明上帝存在的论证。认为人生最大的幸福在于认识上帝,但完全认识上帝,在现世是不可能的,只有死后才能实现。从13世纪下半叶之后,成为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学说,也是教会同一切“异端”进行斗争的重要武器。1879年,教皇利奥十三世敕令所有天主教哲学和神学课程均应以这一学说为基础,使其成为天主教官方神学和哲学。1923年,教皇庇护十一世以通谕的形式重新加以肯定。现代的新托马斯主义,就是在这一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正教 麦加 ☛ 000051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