豳邑
豳同邠、彬。周人早期都邑之一。周族在后稷之子不窋时,夏后氏政衰,夏太康被羿所逐而失国,不窋也因失去其官由邰逃奔到今甘肃庆阳一带西北戎狄地区避难。傅至后稷曾孙公刘时,势力逐渐发展壮大。《史记·周本纪》:“公刘虽在戎狄之间,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渡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蓄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后来在豳(今陕西彬县旬邑)地营筑邑城,定居下来。《诗·大雅·公刘》:“笃公刘,于豳斯馆。”公刘筑邑, 注意到 “相其阴阳, 观其流泉”,“度其原”的自然条件。公刘死后,就葬在今彬县东40公里处的土陵村南。公刘之后,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公非、高圉、亚圉、公孙祖类八代相继都于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