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慢性肾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慢性肾炎 【病因】 小儿较少见,多数起病即为慢性肾炎,由急性肾炎转变而来者,仅占2%左右,常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病程迁延,反复发作,若不能及时正确治疗,可导致肾功能衰竭。此病也可继发于过敏性紫瘢等胶原性疾病。 【临床表现】 轻重不一,最轻者可无明显症状,一般常表现为面色苍白、眼睑轻度浮肿、食欲不振、易疲劳、轻度贫血、血浆蛋白低,每当呼吸道感染后,症状明显加重,浮肿、高血压、血尿及蛋白尿均加重,此时血浆非蛋白氮可增加,甚至出现肾功能衰竭,病程迁延数月至10余年,表现有高度浮肿,大量蛋白尿,高脂血症,血浆蛋白显着降低,此称为慢性肾炎肾病期。患儿抵抗力低下,易并发各种感染,如肺炎、败血症,可因尿毒症、酸中毒、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等而导致死亡。 化验,尿常规可有蛋白微量至大量,急性发作可有血尿,晚期尿比重固定在1.010以下,血常规可有血色素,红细胞减低,感染时白细胞增加,血中非蛋白氮、尿素及肌酐增加,血钠、氯、钙及二氧化碳结合力减低,尿少时,血钾、血磷增加。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即可诊断。本症需与肾病综合征相鉴别,后者多无血尿、高血压、氮质血症等症状。 【预防】 彻底治疗急性肾炎。 【治疗】 一、一般疗法:注意生活及饮食,不过分体力活动,维持足够热量。当出现氮质血症时,要减少蛋白质入量,但在肾病变期蛋白丢失过多时,不应限制蛋白质入量。除有重度水肿、高血压和心力衰竭外,平时不应过分限制盐分。预防各种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因多数抗菌素自肾排出,故当肾功能减退时,要慎用或减量使用。有些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应避免使用。 二、中药治疗:应辨症施治,一般以补气血、健脾、温肾、利水为主,常用药有黄芪12克、党参9克、当归9克、熟地9克、白术9克、山药9克、附子9克、肉桂9克。有浮肿时,可加用茯苓9克、泽泻9克;血压高者加用夏枯草9克、杭菊花9克;如兼感新邪,出现头晕、恶心、浮肿加重,尿少,舌淡苔白,脉滑数者,治宜清热化湿,调理脾肾,可用知母地黄汤:知母9克、黄柏9克、山药15克、茯苓15克、党参12克、熟地15克、泽泻9克。 三、对症治疗:尿少时用利尿剂,出现高血压、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时,可参看儿科急诊有关章节进行处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