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谜格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谜格

谜格

为了增加猜谜的难度,使之更有趣味性,在制谜语时预先规定出种种特殊的猜谜格式。这些规定的格式就称谜格。谜格一般是通过改变谜面或谜底的词语读音、声调、读音顺序,或增、减其文字等种种方法构成。猜谜者必须按照这些既定的方法进行思考,才能准确地猜出谜底。
谜格为古代文人所发明和使用,后来逐渐流传到民间。明代已有“广陵十八格”,经清代三百多年演变发展,谜格更为丰富。根据谜格的构成方法,谜格大致可分为移字类、减字类、增字类、谐读类、圈读类、别读类、分读类、半读类、并读类等九类。有些谜格不属以上各类,因其比较艰涩、生僻,难度过大。很少使用。

☚ 谜底   谜歌 ☛
谜格

谜格

制作和猜射有格的灯谜时所规定和遵循的特殊格式。也称之为“谜律”。谜格始于明末灯谜盛行的江浙一带。由于灯谜的不断发展,常用的制谜方法远不能满足需要,制谜者遂创造谜格以解决谜源的缺乏。明末扬州马苍山的《广陵十八格》是最早的有关谜格的著作。经清代300余年演变发展,谜格增多,花样翻新。晚清俞曲园(俞樾) 有“射虎二十四格”。民国年间韩英麟编《增广隐格释略》收谜格407种。常见、常用的有20多格,其中最重要、最有艺术价值的是秋千、卷帘、徐妃、求凰四大格。
谜格根据构成方法大致分为以下各类:
❶ 移字类谜格,又称移读类谜格,即通过变动谜底中一个或几个字的位置以与谜面相扣。
❷ 谐读类谜格,又称谐音类谜格、谐声类谜格,即通过谜底中一个、几个或全部字读谐音改变字义以与谜面相扣。
❸ 减字类谜格,即通过去掉谜底中的一个或几个字以与谜面相扣。
❹ 加字类谜格,即通过谜底中加字或部首偏旁后与谜面相扣。
❺ 分读类谜格,即通过将谜底中的一个或几个字分拆为另外几个字以与谜面相扣。
❻ 半读类谜格,即通过对谜底中的一个或全部字只读其一半(即去掉一个或全部字的部首或偏旁) 以与谜面相扣。
❼ 对称类谜格,又称楹联类谜格、对联类谜格、对偶类谜格,即谜面与谜底如对联的上下联一样相扣。
❽ 句读类谜格,又称顿类谜格,即通过改变谜底中句读构成谜意以与谜面相扣。
❾ 变声类谜格,即通过改变谜底中字的四声以与谜面相扣。
❿ 别读类谜格,又称形近类谜格,即通过谜底中的一个、两个或全部字以形近字与谜面相扣。
⓫ 合读类谜格,又称并读类谜格,即通过谜底中两个或全部字合并成新的字以与谜面相扣。
⓬无目类谜格,即不标谜目,将谜目隐于谜底,谜目与谜底连贯成义共同与谜面相扣。
⓭ 拆字类谜格,即通过对字进行分拆、增加或减少笔画以使谜底与谜面相扣。此外如连璧格、连环格、重门格、回文格等许多谜格,因其格律特殊,不便细致分类。
谜格是根据汉字音、形、义的特点创制出来的。用格制谜,是一种对谜底进行重新调整组织,以达到面底扣合更加巧妙的手法。“格为成谜用,格能使谜活”。谜格的出现,启发、扩大了制谜的思路,开拓了新的制谜方法,赋予了灯谜以更多的情趣。谜格的运用,对于谜味影响颇大。用格得当,能使灯谜妙趣横生,更加引人入胜。用格刁怪,削足适履,反倒会使人兴味索然。因而必须精心推敲,巧为运用。

☚ 摹声法   秋千格 ☛
0000326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3:4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