虏 虏lǔ俘虏。《大雅·常武》四章:“铺敦淮𣸣,仍执丑虏。”毛《传》:“𣸣,涯;仍,就;虏,服也。”郑《笺》:“丑,众也。陈屯其兵于淮水大防之上以临敌,就执其众之降服者也。” ☚ 虎臣 贤 ☛ 虏读音l·u(ˇ),为u韵目,属u—ü韵部。郎古切,上,姥韵。 ❶俘获。 ❷俘虏。 ❸指奴隶。 ❹对敌方的蔑称。 上一条: 氌 下一条: 虜 虏路lū古代南方人对北方人的蔑称。今关中对粗野之人的蔑称。例:这小伙子是个 (sěnɡ)巴~子货,媳妇不听话,就朝死里打(也说“.jpg) 货)。 ❍ 这女人是个野~子货,到处跑得不沾家。 ❍ 咱是个土巴~子,稼娃(自谦词),别人瞧不挈!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九:“南朝谓北人曰伧(cénɡ)父,或谓之虏父。今蜀人谓中原人为虏子。” 虏虜ㄌㄨˇlǔ三3339①名古时南方人对北方各民族的称呼。古方言。《南史・陈本纪上》:「自晋、宋以后,经絓在魏境江、淮以北,南人皆谓为~。」②名古时对东胡的称呼。古方言。唐刘知几《史通・杂说》:「西谓东胡曰~。」③动搂;抱。冀鲁官话。山东淄博。《聊斋俚曲集・增补幸云曲》第十二回:「那腥臊烂臭的邋遢兔,鸡毛店里那无赖徒,…㖗杀人这般模样,还想着要把人~!」   虏lu❶俘获。《史记·周本纪》:“遂杀幽王骊(li)山下。~褒姒(si),尽取周赂而去。”(遂:于是。褒姒:幽王爱妃。赂:财物。)《汉书·周亚夫传》:“其将固可袭而~也。”(将:将领。固:肯定。) ❷对敌人的蔑称。《史记·高祖本纪》:“汉王伤匈,乃扪足曰:‘~中吾指。’”(匈:胸。扪:摸。中:射中。指:这里指脚指。) 虏虜*虜lǔ❶战场上活捉 △ ~获(敌兵)。 ❷作战时被活捉的敌方人员 △ 俘~。 虏虜❶活捉:~获︱俘~。 ❷打仗时捉住的敌人:俘~。 虏lǔ❶ 打仗时捉住敌人。 ❷ 打仗时捉住的敌人。 ❸ 古代指奴隶。 虏lǔ俘虏。《惜往日》:“闻百里之为虏兮。”何剑熏新诂:“虏,即奴。古代常用俘虏为奴隶,历史学家类能言之。又虏、奴系双声字,可通用,上揭诸虏,皆当读奴,奴亦竖,故无烦改字。”汤炳正今注:“虏,被擒之囚。” 虏lu虏获 俘虏 强虏 虏lǔ〖名词〗 一、奴隶,亦活用作状语“像对待奴隶一样”(1)。《鲁仲连义不帝秦》:虏使其民。——像对待奴隶一样役使本国的人民。 二、俘虏(1)。《信陵君救赵论》:不幸战不胜,为虏于秦。——不幸打了败仗,在秦国当了俘虏。 三、对敌方的蔑称,敌人,敌国(3)。《报任安书》:虏救死扶伤不给。——敌人救死扶伤还来不及。《李陵答苏武书》:创病皆起,举刀指虏。——受伤的有病的都振作起来,拿起兵器直指敌人。《李陵答苏武书》: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您从前以单车使节的身份,到拥有万乘兵车的敌国。
虏lǔ〖动词〗 俘获(1)。《屈原列传》:虏楚将屈丐。——俘获了楚国将军屈丐。 虏虜lǔ❶ 俘获。《战国策·燕策三》:“秦将王翦破赵,~赵王。”《鸿门宴》:“吾属今为之~矣。” ❷ 掳掠。后来写作“掳”。《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其人民而还。” ❸ 俘虏。《汉书·苏武传》:“武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为降~于蛮夷,何以女为见?’”(女:同“汝”。) ❹ 奴隶,奴仆。《韩非子·五蠹》:“虽臣~之劳,不苦于此矣。” ❺ 对敌人的蔑称。司马迁《报任安书》:“所杀过当,~救死扶伤不给。”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帅失信。”(诟:骂。) 虏*虜;△虜luC2B2 ❶俘获:~取敌军不计其数/~获甚众。 ❷作战抓获的敌人:俘~。 ❸<文>抢劫;劫掠:珍宝见剽~(张载诗)。 ❹<文>奴隶:百里奚为~(《韩非子》)。 ❺<文>对敌人的蔑称:不战屈敌~(曹丕诗)。 掠夺 掠夺虏(虏夺;淘虏) 抄(抄劫;抄掠;抄暴) 剽(剽攻;剽取;剽窃;剽攘;卤剽) 暴钞 攘攫 暴夺 夺 攘夺 扰夺 略夺 卤夺 夺攘 劘剥 草窃 劫剥 劫掠 掠取 渔猎 掠夺和盗窃:钞窃 掠夺百姓:渔民 割剥元元 掠夺土地:徇地 掠地 攻打城市,掠夺土地:攻城略地 攻城夺地 攻城掠地 攻城徇地 掠地攻城 略地攻城 掠夺刮取民脂民膏:掠脂斡肉 在野外掠夺:野掠 驱逐掠夺:驱夺 驱逼掠夺:驱掠 驱略 搜寻掠夺:搜掠 搜刮掠夺:括取 搜剔 抄查掠夺:抄掠 钞掠 钞略 诱骗掠夺:诱略 盗窃掠夺:盗掠 盗劫 盗钞 骚扰掠夺:骚掠 侵害掠夺:侵牟 侵抄 侵占,掠夺:渔 侵吞掠夺:吞夺 蚕渔 俘获掠夺:俘掠 俘略 贪求掠夺:贪夺 攫取,掠夺:攫搏 榨取,掠夺:牧渔 采渔 盘剥,掠夺:剥夺 攻击掠夺:攻劫 以暴力掠夺:抢劫 抢掠 摧毁掠夺:残略 钻营掠夺:营搰 公开掠夺:白劫 白夺 充分掠夺:饱掠 残害掠夺:残掠 肆意掠夺:纵掠 斩尽杀绝或掠夺一空:鸡犬不留 不留鸡犬 鸡犬无遗 (凭借暴力或其他不正当手段抢劫财物:掠夺) ☚ 掳掠 攫取 ☛
仆役 仆役使 童(童奴;童隶) 僮仆 僮役僮牧 小竖 隶役 养卒 院子 长随 傔从 傔隶 奴子 铃下 供役使的人,仆役:事力 奴隶,仆役:虏 仆役的通称:听差 对别人的仆役的尊称:盛价 盛介 盛使 对别人的侍从、仆役的尊称:盛从 对豪门仆役的敬称:大叔 古代干粗活的男性奴隶或仆役:厮 看门的仆役:门仆 门口 门隶 守门的吏役:门司 逮治犯人的禁卫吏役:缇骑 养马的仆役:扈 驾御车马的仆役:驺僮 驺仆 驺竖 驺隶 受雇用的仆役:保庸 保佣 官府雇用的仆役:长随 官府中亲侍左右的仆役:门子 驿站的仆役:驿隶 驿站的吏役:驿子 官学中的仆役:门斗 旧时学舍中的仆役:斋夫 斋仆 斋臧 (受顾为人办事的人:仆役)
另见:守门人 役使 支使 压迫 悲惨 ☚ 仆役 仆人 ☛
民族 民族族(汉~;藏~;满~;回~;彝~;苗~;白~;侗~) 汉民族:汉(汉族;~民) 中华 华胄 黄族 华夏族 古代少数民族:夷(东~;西南~;蛮夷戎狄) 番(番族;~落;西~;诸~) 羌(西~) 髻(~髦) 蛮(蛮夷;髦蛮) 戎(西戎;阴~;鬼~) 裔 叟 僰 俅 笮 霞氐 羯 纥(回纥) 胡(胡人) 狄 貊 粤(百~) 虏(鞑虏) 鞑(鞑子) 长(~夷) 猃狁 匈奴 獯鬻 左语 鞮译 靺鞨 鞮汗 鬼族 鬼方 韦韝 吐谷浑 四方少数民族:鞮译象寄 旧时泛称某些少数民族或南方人:蛮子 旧称未开化的南方少数民族:蛮人 现代各民族:苗 蒙 藏 彝 回 傣 土 佤(佤族;佧佤) 瑶 侗 独(~族;~龙) 京(京族) 鞑靼仫佬 仡佬 锡伯 本族以外的民族:外族(~入侵) 殊族 异族 异类 种族:族 种(种类;黄~;白~;黑~) 卑贱的种族:贱种 弱小民族:瘠牛羸豚
另见:家族 国家 社会 家庭 ☚ 族、性 性别 ☛
俘获 俘获俘 获(略获;虏获;系获;掳获;克获) 掳 虏(系虏;捕虏) 在战争中擒获或缴获:俘获 系虏 战争中擒获或被擒获:俘虏 俘卤 俘掳 俘累 俘获敌众:获丑 在战争中歼灭敌军首领,俘获敌军士兵:歼渠俘馘 战时捉住敌人:虏获 俘获战败国国君:陨命 俘获擒捉:俘执 收捕俘虏:收虏 (俘虏和缴获:俘获) ☚ 捕获2 关押 ☛
俘虏 俘虏俘(战俘) 虏 战获 降民 降虏仇虏 阶下囚 南冠楚囚 活的敌人:生寇 投降的俘虏:降俘 未被处死的俘虏:遗俘 被拘系之俘虏:累俘 为侦讯敌情而捉的敌人:口语 可以提供情况的俘虏、罪犯等:活口 (打仗时捉住的敌人:俘虏) ☚ 外敌 做事的人 ☛ 虏虜lǔ郎古切,上姥。 ❶俘获。《史记·项羽本纪》:“吾属今为之~矣。” ❷抢劫;劫夺。《旧唐书·窦建德传》:“承间出而~掠,足以自资。” ❸俘虏,被俘获的人。《淮南子·兵略》:“毋焚积聚,毋捕民~,毋收六畜。” ❹奴隶。《韩非子·说难》:“伊尹为宰,百里奚为~。” ❺对敌方的蔑称。李白《子夜吴歌》:“何日平胡~,良人罢远征。” 虏虜lǔ❶捉住(敌人)。如:虏获甚众。 ❷俘虏,打仗时捉住的敌人。如:俘虏16人。 虏(虜)lǔⅠ ❶ (俘虏) captive; prisoner of war ❷ (古代指奴隶) slave ❸ (古代对敌方的蔑称) enemy Ⅱ (俘获) capture; take prisoner ◆虏获 capture; men and arms captured 虏lǔ ❸ 搴旗虏将
虏虜;虜lǔ(8画)
  *虏(虜)〔 〕lǔ8画 虍部 (1) 俘获: ~获。 (2) 打仗时捉住的敌人: 优待俘~。 (3) 〈书〉 奴隶;仆人: 臣~。 (4) 〈书〉 对敌人的蔑称: 敌~|强~。 虏虜虜lǔ古代形声字。从(贯本字) 从力, ⾌(hū)声。贯是古代兵器,盾一类物。使用兵器出力,就能俘获。是俘获义。组词如:虏获|俘虏。中从“贯”的作为异体字。见《异体字表》。中古隶楷中间又简作“田”,为繁体字。现代群众仿西汉草书盧字省略中心的方法,简化作虏。现作规范字。见《总表》。转为名词,指打仗时捉住的敌人。组词如:俘虏(与动词字形同)。 虏虜★繁◎常★常
lǔ ,形声,从力、毌(ɡuàn),虍声,本义为俘获。后作“虜”,意符改为男。引申为被俘获的人、奴隶、敌方的蔑称等。汉代俗字、《简化字表》简作“虏”,意符省略为力。 【辨析】 ❶以“虏”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lǔ:掳。 ❷“虏(虜)”可作类推简化偏旁使用,如:掳(擄)。 ❸台湾作“ ”,中间一横出头。虏〈动〉(1)俘虏;掳掠。 《聊·慈》一: 达子~了媳妇去,又在汉中娶了妻。 (2) 借作“搂(lǒu)”。搂抱。 《聊·增》十二: 碜杀人这般模样,还想着要把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