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的作用
财政职能的发挥所取得的效果。财政的作用既受制于财政的职能,也受制于人们的意愿和时间、环境等其他客观条件。因此,不同的政治经济和财政政策条件下,财政职能的运用方向和程度不一样,财政发挥的作用也不同。在私有制社会,财政的本质是剥削性的一种分配关系,因而财政的作用就表现为巩固剥削阶级的统治,维护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方式。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了社会主义财政的作用。
❶积累国家资金的作用。在不同历史时期,我国财政从不同的经济条件出发,适应国家的资金需要,采取各种适当的分配形式,调节各方面收入,为国家筹集了大量资金,形成国家集中性财力,充分发挥了财政财力保证的作用。
❷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财政统筹安排集中性资金。一方面,支持经济的发展,用将近一半的资金直接用于生产建设,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改善,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后劲。另一方面注重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投入,增加智力投资,间接性为生产服务。
❸逐步改善人民生活。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财政尽可能地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增加职工工资和集体福利,提高农村产品收购价格,建设职工住宅和城市公用设施,实行各种价格补贴等,增加了城乡人民的收入,较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消费水平。
❹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巩固健全的国家政权和强大的现代化国防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前提。我国社会主义财政是巩固和加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建设现代化国防的经济支柱。财政必须保证国家必不可少的行政国防费用的需要。随着国家机关改革的深入,精兵简政,这部分开支应尽量减少,以节省资金用于经济文化建设事业。
❺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建国初期,财政千方百计集中资金,支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使国民经济和集体经济逐步发展壮大,又通过财政政策和税收等手段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完成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目前,财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又积极改革税制,调整支出结构,支持和推动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一切政策的贯彻和措施的实施,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