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萧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萧关xiāo guān唐时西北关塞,在今甘肃固原县东南。泛指边关。贾岛《送李骑曹》:萧关分碛路,嘶马背寒鸿。许浑《送从兄归隐蓝溪》之二:夜忆萧关月,行悲易水风。 萧关 萧关指萧县。春秋宋邑,秦置萧县,汉属沛郡。在今安徽萧县西北。 ☚ 梁城 盍 早为计 ☛ 萧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为自关中通向塞北的交通要冲。西汉文帝时,匈奴自萧关入𤈛回中宫,武帝通回中道,北出萧关。唐代诗人王维《使至塞上》“萧关逢候骑”,即指此。 萧关古关名。❶故址在今宁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为自关中通向塞北之交通要冲。西汉文帝时,匈奴自此关入烧回中宫(秦宫名,故址在今陕西陇县西北);汉武帝通回中道,北出萧,皆指此。 萧关著名的关中西北关隘。史称“襟带西凉,咽喉灵武,实为北面之险,”是古代关中通向塞北的交通要冲。西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自萧关入关中,烧回中宫;武帝通回中道,北出萧关。唐太宗贞观末年(649),曾北出萧关,巡幸灵武,会见突厥、回纥等族酋长,被诸蕃上尊号为“天可汗”;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太子李亨从萧关北上,即位灵武,是为肃宗。 萧关 萧关古关名。关中通塞北要冲。❶汉萧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县至甘肃平凉市之间。《汉书·匈奴传》载,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单于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汉书·武帝纪》载,元封四年(前107),武帝“通回中道,遂北出萧关,历独鹿、鸣泽,自代而还”。即此。据《元和郡县图志》,平高县东南30里有“萧关故城”,并认为即汉萧关。 ☚ 瓦亭关 下马关 ☛ 萧关❶古代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是关中通向塞北的交通要冲。汉武帝通回中道,北出萧,即指此关。 萧关 萧关秦汉时为关中四塞之一,为关中通往塞北的交通要冲。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但具体位置唐以前史籍缺载。直到唐《元和郡县志》记载萧关在固原县东南三十里,这里尚未发现萧关遗迹,近有人提出萧关在固原城北的长城沿线。汉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入萧关,朝那,杀北地都尉,至彭阳,使奇兵烧回中宫,侯骑至雍县(今凤翔县)、甘泉宫(今淳化北)。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曾说过燕王与匈奴有约,可统帅匈奴兵入萧关走长安。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行幸雍,经陇山登崆峒山北出萧关均指此。自魏晋以后,关中多难,萧关常为往来孔道。北宋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为防御西夏另筑萧关,故址在今宁夏同心县南,距固原二百余里。 ☚ 散关 函谷关 ☛ 萧关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