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异位妊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异位妊娠病名。凡孕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发育,称为“异位妊娠”。按部位不同有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宫颈妊娠及子宫残角妊娠等之分。中医学无此病名,对本病发病机理的认识尚处在探讨之中,从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取得的效果来看,认为大多与少腹瘀滞、冲任不调,或先天肾气不足等有关。证治可参见妊娠腹痛、胎漏各条。 异位妊娠 异位妊娠yiwei renshen孕卵在子宫腔以外的任何部位着床发育,称为异位妊娠,亦称宫外孕。但一般宫外孕仅指子宫以外的妊娠如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及腹腔妊娠。异位妊娠指孕卵位于正常着床部位之外的妊娠,还可包括宫颈妊娠等,故含义更广。输卵管妊娠是最常见的一种异位妊娠,占95%,孕卵在输卵管内着床发育,可致输卵管破裂,是最常见的妇产科急腹症之一。发生输卵管妊娠的原因: ☚ 胎产式、胎先露和胎方位 葡萄胎 ☛ 异位妊娠heterotopic pregnancy受精卵发育成为囊胚,在子宫腔以外的器官或组织中着床、发育者,叫异位妊娠,也叫宫外孕。常见的有输卵管妊娠、残角子宫妊娠、腹腔妊娠、卵巢妊娠、子宫颈妊娠等。异位妊娠原因很多,可因生殖器发育异常、感染性炎症、内分泌失调等引起。病人有闭经史,但子宫不增大或与妊娠月份不符;腹痛及阴道不规则流血;晕厥、休克及其他表现等。病人如症状不重可保守治疗,并用中药;如比较急重需手术治疗。 异位妊娠俗称“宫外孕”。但二者含意略有不同。异位妊娠指孕卵在正常着床部位以外着床、发育:宫外孕指孕卵在宫腔以外器官或组织着床、发育,包括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等;前者还包括宫颈妊娠、子宫残角妊娠等。典型症状是停经、不规则阴道出血、一侧下腹疼痛。如异位妊娠破裂,腹腔内大量出血,有晕厥及休克表现。 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亦称宫外孕。是孕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发育。按其发生部位不同,可分为输卵管妊娠,间质部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宫颈妊娠及子宫残角妊娠等。其中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约占95%。主要表现为停经、腹痛和阴道流血,常因腹腔内出血而出现晕厥与休克等。 异位妊娠 异位妊娠当孕卵在子宫腔以外的任何部位着床发育,称为异位妊娠,亦称宫外孕。但一般宫外孕仅指子宫以外的妊娠如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及腹腔妊娠。异位妊娠指孕卵位于正常着床部位之外的妊娠,还可包括宫颈妊娠,间质部妊娠及子宫残角妊娠,含义更广。(图) 异位妊娠发生部位示意图 输卵管妊娠时,由于输卵管缺乏完整蜕膜,孕卵直接植入管壁肌层,破坏血管引起出血。血液注入孕卵滋养层及周围组织之间,孕卵则被一层肌纤维与结缔组织组成的包膜所包围,在此组织及生理因素的影响下,限制孕卵的发育成长,可导致 ❶输卵管妊娠流产。多发生在输卵管壶腹部或繖部妊娠,其生长发育多向管腔膨出,因包膜组织脆弱,常在妊娠6~12周破裂,出血将胚囊与管壁分离,孕卵落入管腔,经输卵管逆蠕动由繖端排入腹腔。如胚胎全部完整地剥离流入腹腔,出血往往较少,形成输卵管完全流产,有时胚胎分离后仍滞留于输卵管内,血液充满管腔,形成输卵管血肿。当输卵管妊娠不全流产时,孕卵仅有部份分离,部分绒毛仍残存管腔内,滋养层细胞可在一段时间内仍有活力,继续侵入输卵管组织引起反复出血。又因输卵管肌层薄弱,收缩力差,血管开放,出血较多,可形成输卵管内、盆腔、腹腔血肿。胚胎在输卵管流产后,不论进入腹腔或仍滞留在输卵管内,最后往往被吸收。 ❷输卵管妊娠破裂多发生在输卵管峡部或间质部妊娠,由于管腔狭窄,孕卵绒毛向管壁侵蚀肌层及浆膜,最后穿通管官浆膜,导致输卵管破裂,孕卵由裂口排出。大量血液流入腹腔,引起休克。峡部破裂发生时间较壶腹部为早。 ❸陈旧性输卵管妊娠是输卵管妊娠破裂后,如有反复内出血,孕卵死亡,内出血停止而形成包块与周围组织器宫粘连,并时有症状出现。 ❹继发性腹腔妊娠。输卵管妊娠破裂或流产时,胎儿从穿孔处或繖端排出,但大部分绒毛仍附着于原来着床处,胎盘组织则渐由破损处向外生长,附着在腹、盆腔各处,胚胎可继续生长发育,形成继发性腹腔妊娠。如破裂口在阔韧带内,可发展成阔韧带妊娠。 输卵管妊娠时,因受内分泌影响,子宫肌肉可增生肥大,且较软,因而子宫增大但小于停经月份。子宫内膜呈蜕膜变化。一旦胚囊受损,绒毛退化,蜕膜发生退行性变与坏死,随之脱落,有些病人子宫蜕膜完整剥离,由阴道排出,呈片状或由前后两片蜕膜而成三角形,称蜕膜管型,在不少病例中,因子宫内膜的退行性变化,使蜕膜在排出以前即已分解,故不呈碎片状排出。 显微镜下可见子宫内膜腺体高度弯曲,呈锯齿状,细胞浆呈泡沫状内含空泡,核增生浓染,参差不齐等,如过度分泌型的子宫内膜,即所谓Arias-Stella反应(简称A-S反应)。 孕卵死亡后,子宫内膜除呈现上述变化外,随着妊娠周数,妊娠中断时间,由于体内雌、孕激素水平的变化,子宫内膜可表现为增生期和分泌期。 输卵管妊娠破裂前,往往无明显症状,少数病人可表现为停经后有早孕反应,有的病人则伴下腹一侧有隐痛或酸胀感,这是由于胚胎在输卵管内逐渐长大,使输卵管过度膨胀而引起。妇科检查子宫稍大变软,与停经月份不符,可能扪及一侧附件处有软性包块,稍有压痛,尿妊娠试验多为阳性,输卵管妊娠破裂后的临床表现,与受精卵在输卵管的着床部位,是流产还是破裂等因素有关。主要症状有: ❶停经,多数病人在发病前有短期的停经史,除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停经时间较长外,大都在6周左右,由于输卵管妊娠的绒毛组织所产生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不足以维持子宫内膜,或因发病较早,病人将病理性出血误认为月经来潮,故有时无停经史。 ❷腹痛,为输卵管妊娠破裂时的主要症状,其发生率在90%以上。病人突感下腹一侧有撕裂样或阵发性疼痛,持续或反复发作,常伴有恶心呕吐,系由腹腔内出血刺激腹膜所引起。随着病情发展,疼痛可迅速扩展至全下腹,血液积聚在下腹,有下腹局限性疼痛,血液流至全腹时可有上腹部疼痛,刺激膈肌可引起肩胛部放射性疼痛。当血液积聚在子宫直肠陷凹处时,可引起肛门坠胀和排便感,此症状是盆腔内积血的特殊征象,对诊断宫外孕帮助很大。 ❸阴道不规则出血,点滴状,深褐色,量少,不超过月经量。需在病灶除去(手术或药物)后,才能完全停止,也有阴道出血较多者。阴道出血是由于子宫内膜剥脱,或由输卵管出血经宫腔向外排流所致,腹痛伴阴道出血,常为胚胎受损的征象,只有腹痛而无阴道出血者,多为胚胎继续存活者或为腹腔妊娠等,应提高警惕。 ❹由于腹腔内急性出血及剧烈腹痛,可出现晕厥与休克。出血愈多愈快,症状的出现愈迅速愈严重,其严重程度与阴道外出血不成比例。 输卵管妊娠破裂时,患者体温一般正常,休克时可能略低,内出血吸收时,体温可稍高,而一般不超过38℃。内出血多时患者可有血压下降,脉搏变快,变弱,面色苍白。下腹有明显压痛和反跳痛,尤以病侧为甚,但腹肌痉挛常不明显,内出血多时,叩诊有移动性浊音。血凝后下腹可扪及包块,其大小形状和硬度,由于血液继续流出,逐渐凝固,可随时变化。妇科检查,阴道后穹窿常饱满,有触痛。子宫颈有明显的举痛,为输卵管妊娠的特征之一,乃由于牵引破裂部位或震动盆腔内的血块及血液刺激腹膜所致。内出血多尚未凝固时子宫有漂浮于血液中的感觉。子宫稍大,变软。子宫之一侧有时可触及肿块,触痛明显,在陈旧性输卵管妊娠时,肿块的边界较清楚,且不易与子宫分开。 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多数病例即可诊断,但有时症状不典型,诊断有困难时,可采用下列辅助诊断方法: ❶阴道后穹窿或腹腔穿刺,如抽出暗红色不凝固血液,即可确诊,陈旧性输卵管妊娠时,则可抽出小血块或不凝固的陈旧性血液,如穿刺误抽出静脉血,则为鲜血,滴在洁白的纱布上,能出现一红晕或放置10分钟观察,如已凝结说明血来自静脉,内出血少或血肿部位高时,可能抽不出血,因而穿刺阴性不能否定输卵管妊娠的存在。 ❷尿妊娠试验,大部分病人为阴性,这是因为绒毛组织多已经坏死,促性腺激素水平下降所致。但阳性可协助诊断及指导治疗。 ❸子宫内膜组织检查或诊断性刮宫,阴道排出的组织应作病理检查,不论宫内或宫外妊娠。子宫内膜均可呈现蜕膜改变或A-S反应,流产病人的刮出物中有绒毛,输卵管妊娠者则无。出血时间较长者,出现蜕膜反应的可能性较少。 ❹超声检查,对未破裂的输卵管妊娠和确定胚胎是否存活,有一定诊断价值。通过此项检查,尚可显示出腹、盆腔内流动性血液的存在及血肿包块形成的时间、大小、位置、吸收情况等,有助于临床诊断。 ❺腹腔镜检查,可直接看到腹腔中有陈旧性出血及呈血肿之输卵管,对输卵管妊娠未破裂及疑难病例,明确诊断很有帮助。 输卵管妊娠应与宫内妊娠流产、急性阑尾炎、黄体破裂、急性输卵管炎、卵巢囊肿扭转等相鉴别。 输卵管妊娠的治疗,可以考虑手术切除患侧输卵管(见“输卵管切除术”)。手术治疗迅速有效,故在内出血多伴休克、疑为间质部输卵管妊娠者、尿妊娠试验阳性包块继续增大者、并发盆腔感染不能控制者、同时要求绝育者均应考虑手术治疗,内出血多而休克严重时,应积极抢救,边纠正休克边手术,除输卵管切除术外,近年来也有主张切开输卵管,清除胚胎组织后再修补,或将胚胎组织挤出,保留输卵管的。腹腔内出血未超过24小时,血液新鲜无感染者,手术时可吸出作自身输血,可在每100ml血内加3.8%枸橼酸钠液10ml,并用六层纱布滤过后直接输入。 输卵管妊娠也可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 根据八纲辨证,本病属于血淤少腹,痛则不通的实证,治疗原则以活血、化淤、消癥为主。治疗方剂有宫外孕Ⅰ号方(丹参、赤芍各15克,桃仁9克)及Ⅱ号方(丹参、赤芍各15克,桃仁9克,三棱、莪术各3~6克)。输卵管妊娠未破裂期,除用Ⅱ号方外,目前尚无有效的杀死胚胎的方法,可试用天花粉针剂。输卵管妊娠破裂后伴休克者,应立即输液或输血、吸氧积极抢救,补足血容量后即内服Ⅰ号方和攻下药,以早期防治腑实证兼证。 常用处方: 丹参、赤芍各15克,桃仁9克,枳实、厚朴各6~9克,元胡9克,归尾9克,再根据病人寒热或寒热夹杂不同情况,分别给予温、寒药物疏通胃肠,血压不升或不稳定,虚脱征象严重者,加“生脉散”(人参9~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15克)或独参汤 (人参9~15克) 另煎频服。四肢厥逆者加附子6~9克,大汗淋漓不止者加山萸肉15~50克。 应用人参可大补元气以固脱,益气以止血,扶正以祛邪,补虚以止痛,但由于输卵管妊娠病人以实证为本,如虚证不重者,不必一律使用,如过用或滥用,常易引起腹胀中满,腹痛增剧,病情加重。此时患者需绝对卧床,勿过早活动,严格控制饮食,更不能进食生冷油腻食物,尽量减少改变体位和增加腹压的因素,禁止灌肠和不必要的盆腔检查,并需专人护理,密切观察直至血压平稳。另外还需作好随时可输血、开腹手术的准备。如病人有继续活动性出血,血压不升或继续下降,休克不能纠正时,应立即手术治疗。 如输卵管妊娠破裂后时间不长,病情尚不够稳定,有再次发生内出血的可能者,包括内出血量不多,无休克征象,或内出血量较多,曾有过休克情况,经抢救后,病情好转者,如无其它兼证,只用Ⅰ号方即可。此型病人常兼有虚象,宜用药和缓,免伤正气。又因本型还有再次内出血的可能,故早期仍应按伴休克的患者一样护理,并应作好随时抢救休克和开腹手术的准备。病人往往感觉饥饿,应适当控制饮食,以免加重腑实证。 输卵管妊娠破裂时间较长,腹腔内血液已形成血肿包块者。用Ⅱ号方即可。为加速包块吸收或包块表浅而体弱不宜久用攻下药者可敷以外用膏药,即: 麝香0.06克,樟脑6克,血竭9克,松香9克,银朱9克。后四味药共研细面,置磁缸中,用时加热即成糊状,根据包块大小,将膏药摊在布上,麝香后入,趁热贴于腹壁。此型病人尚有少数兼腑实证,亦当随时处理。久用攻坚药易伤正气,如病人有食欲不振,脉象虚弱时,当于主方中加党参、黄芪等补气药物。尿妊娠试验两次阴性,确诊胚胎已死亡者,可在门诊或家中治疗。 输卵管妊娠破裂患者常可兼有腑实证,临床表现为胃肠功能紊乱,如大便秘结,鼓肠腹胀,胃脘不适,腹痛拒按,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必须疏通胃肠,其方法有: ❶属热实者,可于主方中加大黄、芒硝各3~8克,大黄后下,芒硝分二包冲服。 ❷属寒实者,可用“九种心痛丸”:附子(炮)9克,高丽参、干姜、吴茱萸、狼毒(醋炒)、巴豆霜各3克。上药共研细面炼蜜为丸,如豌豆大。用量可根据病人体质和病情决定,一次可服3~10丸,热开水送下,也可溶于热水中,通过胃肠减压管注入,然后停止胃肠减压两小时,如无九种心痛丸,亦可用大黄、芒硝等佐以较多量的温热药,下腹凉者加官桂,全身冷者加肉桂。 ❸寒热夹杂者,可用大黄、芒硝,佐以适量官桂或肉桂即可。 在疏通胃肠的同时,一般可加入枳实、厚朴各3~9克,以治疗或预防胃脘部胀痛。 输卵管妊娠破裂后有过大量内出血的病人,特别是休克型病人,用攻下药时不可过量。为了免伤正气,攻下药起作用后应立即停止,兼用枳实、厚朴等破气药时,更应注意。一般病人可连用二次攻下法,如效果不显著,亦不可再用,应改服主方。隔1~2日后,再重复用攻下药1~2次,多可奏效。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如病人有严重呕吐、腹泻、出汗等,可引起水、电解质平衡紊乱、酸碱失调,应随时予以纠正。腹腔妊娠 是孕卵在腹腔内生长发育者,约占异位妊娠的1.6%,胎儿死亡率为85~95%,母亲死亡率接近6%。可分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腹腔妊娠极少见,系指受精卵种植在腹腔内的腹膜、肠系膜、大网膜或骨盆腔内异位的子宫内膜上,继续发育生长,极个别有在肝脏或脾脏上着床的。但必须具备以下几点方能诊断原发性腹腔妊娠: ❶两侧输卵管及卵巢均正常,绝无新旧破痕。 ❷绝无子宫腹腔瘘管。 ❸孕卵附着在腹膜表面等处,不与输卵管、卵巢相连,能完全排除继发种植之可能者。 继发性腹腔妊娠往往发生在输卵管妊娠破损后,偶尔也有继发于卵巢,子宫妊娠破裂,或次全子宫切除术后。妊娠胚囊落入腹腔,仍保持与附着在原种植脏器上的胎盘联系,绒毛继续由破口或输卵管繖端向外生长,附着在骨盆壁、肠管、阔韧带、输卵管等处。胎儿仅为胎膜所覆盖,或者裸体处于腹腔中。有时妊娠可达足月,即使能在适当时期经剖腹取出,生活力差,多数不能长久生存,并且常有畸形,可能与子宫外包囊羊水过少有关。绝大多数胎儿在未达足月即已死亡。死亡的胎儿可能干尸化或变成石胎而稽留在母体中达数年至数十年之久。有时死胎感染腐烂与周围脏器粘连,胎儿的骨胳能穿过母体腹壁、膀胱、肠管而排出。 腹腔妊娠时,病人除有早期妊娠征象外,往往有过或轻或重的腹痛,并有少量不规则阴道出血等输卵管妊娠破裂史,症状可自行消失。待腹腔妊娠形成后,腹部逐渐增大,常有腹膜刺激症状如恶心、呕吐、胃肠充气、便秘、腹泻及反复发作的弥漫性痉挛性腹痛等,症状轻重、多寡与妊娠时间长短和胚胎着床部位有关。在妊娠过程中,由于胎动,妊妇常感极度不适。胎儿逐渐增大,腹痛等症状随之增加,妊娠达足月时,可有子宫收缩,子宫口微开等假分娩现象。有时可从宫腔排出组织,病理检查为蜕膜组织。 如果是活胎,腹部检查时子宫轮廓不清楚,胎儿肢体表浅,胎心音异常清晰,胎位常不正,以横位居多,先露很高。盆腔检查时子宫颈甚高较小,子宫可增大至8~10周妊娠大小,并常被推向一侧,宫旁即为胎儿。胎儿如未达足月而死亡,妊娠征象即可消失,数月后月经照常来潮。因粘连的脏器和大网膜包围死胎,可形成一个结缔组织包囊,死亡的胎儿逐渐缩小变性。如有可疑可借助以下方法协助诊断, ❶X线摄片显示胎儿贴近孕母的腹壁,位置较高,多呈异常胎位与胎式,胎肢伸展偏于一侧,缺乏正常妊娠所显示的子宫阴影,侧位象见胎儿骨胳与孕母脊柱重叠,有时可见到石胎。另外用子宫探针探入子宫后作腹部摄片,如子宫被推向一侧时可见胎儿骨胳与子宫探针距离甚远。 ❷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 显示宫腔、胎儿在其外。此项检查必须在排除宫内妊娠,胎儿已死亡,为进一步证实时方可应用。 ❸垂体后叶素试验:注射少量垂体后叶素后,如为宫内妊娠,子宫收缩形状更加明显,腹腔妊娠包块无此反应。但对宫内妊娠,特别是活胎有一定危险性,应用时要十分慎重。 此外尚可用B型超声探测胎儿在子宫外; 用同位素测定胎盘位置;或听诊有异常高强母体血管杂音等,作为诊断依据。诊断确定后即应手术取出胎儿,以防妊娠过程中胎盘剥离发生危险。如胎儿仍存活,亦可考虑先用天花粉杀死胚胎后再行手术,以减少术时出血。手术时,胎盘往往与肠管及其它脏器粘连,不易剥离,勉强剥离,出血必多。故手术时可仅取出胎儿,以肠线在靠近胎盘处结扎脐带,将胎盘留在腹腔内,不放引流,不用袋形缝合胚囊壁,结束手术。经过一段时间后,胎盘多可逐渐吸收; 或看清胎盘血管的来源,预先结扎后再剥离取出胎盘。如果胎儿死亡已久,胎盘血液循环停止,则剥离胎盘往往不太困难,可将胎儿胎盘一次完全取出。如胎盘附着在输卵管、阔韧带或子宫等处,可连同附着脏器一并切除。此种手术发生大出血的机会很多,因此手术时必须做好输血准备,且应多备血,术后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特别是胎盘未取出者,并可加用活血化淤药物促进吸收。手术后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常可持续阳性达30天左右。 卵巢妊娠 是指妊娠发生于卵巢内,非常少见。分原发性、继发性两种。前者系指受精卵原始着床部位在卵巢表面或卵巢滤泡,卵巢组织包裹胚胎;后者系指受精卵原种植于输卵管或子宫,后来绒毛伸展至卵巢表面,孕卵发育于卵巢表面或接近卵巢或孕卵之囊壁一部分为卵巢组织。诊断原发性卵巢妊娠必须具备以下几点: ❶双侧输卵管必须完整。 ❷胚囊位于卵巢上,并以子宫卵巢韧带与子宫相连。 ❸在胚囊壁上有明显的卵巢组织。 卵巢妊娠时,开始孕卵种植在卵巢皮质,滋养层细胞穿凿进入卵巢实质,因无真蜕膜形成,绒毛直接侵蚀卵巢组织。初期卵巢实质形成包囊,围绕胚囊,外形为一硬、圆、微紫褐色之肿块,表面颇似卵巢囊肿,逐渐发育,胚囊卵巢壁形成一薄层透明囊,余留之一小部分卵巢,隐藏于其上。卵巢妊娠常较早期发生破裂,症状、体征与输卵管妊娠同。妊娠偶有发展至晚期甚至足月者,其症状则似腹腔妊娠。卵巢妊娠破裂后,除有闭经史、腹痛、阴道出血外,亦能引起大量内出血,甚至休克,在手术前一般多诊断为输卵管妊娠,术时方得到明确诊断。处理方法与输卵管妊娠相同,可根据情况切除患侧部分或全部卵巢。 有时卵巢黄体破裂,亦可引起腹腔内出血,与卵巢妊娠难以区别,可借助病理切片检查以鉴别之。 残角子宫妊娠 妊娠发生在残角子宫内,即成为残角子宫妊娠,子宫残角发育较差,肌组织薄弱,蜕膜形成不好,故妊娠后多在3~5个月内破裂,引起严重内出血,症状与输卵管妊娠相同。如残角较大,肌组织厚,亦有妊娠达足月者。至分娩期可发生宫缩现象,胎儿不能从阴道娩出,即死于宫内,此时健侧子宫可有出血现象,或有蜕膜管型排出。检查时,先露很高,胎位不正,虽有阵缩,但无宫口开大征象。宫颈多坚硬,子宫稍增大如妊娠8~10周大小,宫腔空虚,指向一旁。在相当于子宫内口水平的一侧,触到一肥厚的蒂,连接另一个与妊娠月份相适应的包块时,应想到本病,手术时应与输卵管妊娠相鉴别。在残角子宫,圆韧带附着在胚囊的外侧,而在输卵管妊娠,圆韧带附着在胚囊的内侧。子宫残角妊娠经阴道分娩是绝对不可能的,确诊后必须早作剖腹手术,切除患侧残角及附件。要求绝育者可结扎对侧输卵管,偶有胚囊与另外一角子宫接近,则应将子宫两角一齐切除。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 占输卵管妊娠的3~4%,一旦在此处妊娠,几乎全部破裂。输卵管间质部位于子宫角,肌层组织比较坚厚,孕卵于此处着床可发育较长时间才穿破肌层,一般发病较晚,胚胎可生长达数周或3~4个月,偶有达5~6个月者。 妊娠早期,孕卵滋养层细胞侵入子宫壁,子宫变软,形状不规则,不对称,可增大至8周妊娠大小,难以与子宫内妊娠区别。妊娠继续发育,则可触到不对称之子宫一角增大,突出为一具有波动性的肿块。妊娠过程中病人常有间歇性或持续性腹痛或不适,日趋加重,且常伴有不规则阴道出血。如疑为本病,可用手按摩或用微量垂体后叶素注射,引起子宫收缩,则子宫不对称和角部突出更可明显触知,但此法应当慎用。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因子宫卵巢动脉分枝接近种植部位,血运丰富,一旦破裂,可导致大量内出血,立即陷于严重休克,若抢救不及时,可在几分钟、几小时内丧命,偶有破入子宫者,则症状如流产,但出血甚多。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破裂后,需手术治疗,如破口大,子宫破损面广,需作子宫切除术。 宫颈妊娠 系孕卵完全在子宫颈管内,即子宫颈内口和外口之间附着与发育,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异位妊娠。多发生于经产妇,常有不规则阴道出血或大出血,且易引起严重感染,能危及生命。本病罕有超过妊娠20周者,多因阴道出血而终止妊娠。 孕卵发育正常而游走速度快,或孕卵游走速度正常而发育迟缓时,均可下降至子宫颈内着床,最初附着在粘膜,随后滋养层细胞侵入颈管壁,继续发育。子宫内膜纤毛运动亢进、子宫过度收缩、子宫内膜炎、过度刮宫引起的内膜缺损或瘢痕均可为致病原因。 子宫颈妊娠主要特征为子宫颈形状的改变,开始时子宫颈正常大或稍大,短时间内柔软变蓝,宫口扩张,子宫颈延长肥大,失去圆锥形外观,呈球形膨大,菲薄柔软。内诊指插入宫口内时,可感到颈管相当扩大,只能触到孕卵和胎盘的一端,而另一端则与子宫颈紧密相连,在膨大的子宫颈上方,可触到与子宫颈相连,近似正常大或稍增大的子宫体。此外可看到紫红色柔软组织由宫颈突出。发展着的子宫颈妊娠常伴有粘稠暗红的分泌物,或者周期性出血,且出现时间较早,不一定有下坠感或下腹痛感,临产时,下腹痛感特殊,如扩张宫颈手术时之感觉。因孕卵在子宫颈管内使之扩张所致。如作扩张宫颈手术时,窥器撑开宫颈前后唇时,有大量鲜血流出,当宫颈前后唇合拢时,活动性流血立即停止,刮匙刮子宫时,在宫颈处可将胚胎组织刮出,子宫腔内刮不出胚胎组织。 子宫颈妊娠确诊以后,应尽快终止妊娠。因为子宫颈部肌肉发育不良,胎盘附着处血管怒张,子宫颈不易收缩,不易止血,不能当作一般流产对待,只有行全子宫切除。术前应大量备血,并作好抢救措施。未产妇渴望生育者,在妊娠早期可试行人工流产,术后用纱布条紧压子宫颈的创面,如出血仍不止可行全子宫切除。如因误诊在进行流产时意外发现,应当即以纱布条填塞宫颈止血,抢救休克,准备急行开腹手术。术后应预防感染。对切除的子宫应进行大体观察及病理检查。 (于载畿) ☚ 习惯性流产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 异位妊娠 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指孕卵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着床发育,包括宫颈妊娠、子宫残角妊娠、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异位妊娠常见为输卵管妊娠。检查时可于一侧下腹摸到有触痛的肿块,子宫软、略大。破损后,可造成急性腹腔内出血可危及生命,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之一。 ☚ 妊娠斑 罗伊斯内征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