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艺术通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艺术通感 艺术通感艺术家在某种感触的启示下,经过想象,联想而达到对各种艺术的触类旁通和对不同事物、相似事理的沟通和理解。唐代书法家李阳冰称:“于天地山川,日月星辰,云霞草木,文物衣冠,须眉口鼻,虫鱼禽兽、骨角齿牙皆有所得” (转引自马宗霍《书村藻鉴》)。各种艺术样式之间,客观事物之间总有复杂的联系,这是产生艺术通感的客观条件,艺术家如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去加以认识和体察,则可感悟出某种共通的规律。如吴道子画洛阳“天宫寺”的神鬼时,先请斐旻舞剑,从中“悟”出笔意; 草书大家张旭写字,是“始吾见公主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其心理内容可包含三项内容,一是感觉转移,二是表象联想与转化,三是对艺术辩证法的认识和运用。后者是唯物辩证法的普遍真理在艺术创作中的表现,为艺术通感的最高境界。在实际应用中,三者彼此联系,交叉为用。产生艺术通感的条件,一是艺术家要热爱自己的专业,熟练地掌握本专业的业务,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融化能力,二是要在深入钻研本门业务的同时,较为全面地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积累比较丰富的生活知识。 ☚ 写作基本功 观察力 ☛ 艺术通感 艺术通感artistic correspondence不同艺术感受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转化。它不是对意识行为的简单重复,而是构造和传达审美意象的手段。其生理基础和心理结构原型是联觉。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来自共同审美意象的追求。不同感官的感觉意象进入审美意象的创造过程后,通过联觉作用转变为纯粹审美体验。它是视、听、触觉等相互挪移、转化而产生的审美效果,表现为:(1)感觉转移。(2)表象联想。(3)表象转化。(4)对艺术辩证法的认识和运用(如,处理虚实、主次、向背、疏密、缓急、刚柔等关系)。它无固定形式和取向,受主体表现力的制约。它与艺术家的直接经验紧密相联,是一种富于感性的认识成果。由它所构成的审美意象,可突破一般性经验的感受,能产生深入细致的体会,扩充了审美感受内容。 ☚ 艺术美 艺术心理学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