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社会所有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社会所有制

1950至1991年南斯拉夫实行的生产资料由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的所有制形式。主要特点:生产资料属于整个社会全体劳动者所有,而不属于任何个人、集体、集团或国家。国家、集体无权支配生产资料,也不承担向企业提供生产资料、资金或贷款等义务。这种所有制保证满足劳动者个人的共同利益,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自治关系。保证劳动者获得使用社会生产资料和社会资金进行劳动的权利,直接参加对生产管理和分配劳动成果的权利。联合劳动组织有权互相买卖或转让生产资料,但是所得资金必须用于更新或扩大再生产。联合劳动组织对社会必须承担各种义务。依法交付各种税金。南斯拉夫理论界认为,社会所有制不同于国家所有制,也不同于集体、集团所有制,是比国家所有制更高的全民所有制形式。在这种所有制形式下,生产资料属于社会、属于全体劳动者,劳动者直接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有权支配劳动成果。而国家所有制的生产资料属于国家占有,劳动者与生产资料间接结合,国家支配劳动成果。社会所有制中,劳动者是主体,而国家所有制中,国家是主体。社会所有制的企业实行工人自治,企业自负盈亏,自下而上协调生产计划,并决定积累资金,扩大再生产;而国家所有制企业,是国家的行政机关代表劳动者的意志行使权力,按照国家的统一计划进行管理,发展生产。

社会所有制

南斯拉夫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一种形式。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属于从事劳动的人,由联合劳动者根据全社会的利益直接管理和支配,任何个人或集团对此都无所有权。南认为,公有制形式的发展大体经历社会主义国有制、社会(社会主义)所有制和共产主义所有制3个阶段,此为第二阶段。

社会所有制Social Ownership System

南斯拉夫联邦曾实行的生产资料归社会占有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之一。其特点是劳动者使用归社会所有的生产资料,进行自由联合劳动。属于社会所有制的企业,不由国家委派代表,而由联合起来的劳动者或由他们选出的工人委员会,直接行使管理权,自负盈亏组织生产,自下而上协调生产计划,并决定劳动成果的分配,包括有权支配积累基金用于扩大再生产。社会所有制企业中劳动者的个人收入,既取决于个人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又取决于企业收入的多少。

社会所有制

马克思(Marx, Karl, 1818—1883)、恩格斯(Engels, Friedrich, 1820—1895)设想的作为未来社会基础的所有制形态。即在生产高度社会化的基础上,由社会(全体劳动者)直接占有已经社会化了的生产资料,实现全体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参见“公有制”。

社会所有制

社会所有制

南斯拉夫学者提出并付诸于实践的一种公有制形式。其理论要点是: 国家所有制是公有制的低级形式,在它产生的第一天起就孕育着一个基本矛盾即工人及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相分离; 社会所有制是公有制的高级形式,生产资料既不属于任何人,也不属于任何团体,而是属于全体劳动者,属于整个社会; 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是: 使社会逐步转变为真正的生产者联合体——社会所有制。1950年6月,南斯拉夫将企业直接交给劳动集体管理,使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直接相结合,从而变生产资料国家所有制为社会所有制。

☚ 社会主义股份制   流动资金全额信贷 ☛
0000030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4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