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社会控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社会控制

在广义上是指使人们接受社会价值、原则或规范的全部过程,包括使人们社会化的所有措施。在狭义上只与人们的异常行为相联系,指人们确定异常行为并对它作出反应的过程和措施。在当代社会学著作中,一般在狭义上使用这一概念。社会控制根据其强制力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硬控制和软控制。硬控制包括政权、法律和纪律,是依靠国家或社会组织的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软控制包括风俗、道德、信仰和信念,是依靠社会舆论和社会伦理进行的控制。社会控制有时不需要有第三方参与,而只有本人或其支持者的参与。这种形式的社会控制可以是单向的,即一方对另一方的控制,如家长对子女的责骂;也可以是双向的,其中每一方都表示对另一方的不满,如决斗、血族复仇、战争。第三方参与的社会控制是把第三方作为解决冲突的机构,它对于冲突各方都具有权威性,如调解、仲裁、审判都属于这种形式的社会控制。社会控制在其发展中有一个逐步分化的过程。风俗、道德、组织管理等各种形式开始时融合在一起,没有独立的形态,后来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形成相对独立的形式。法是通过国家的社会控制,其特点在于它与国家意志和国家强制力相联系,代表了国家对人们行为的反应,是规范性的社会控制。它在各种社会控制形式中占有突出地位,它不容许其他社会控制与自己相冲突。但它们之间又可以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在一种社会控制形式不发达或不完备的情况下,其他形式可以暂时起到它的作用。总的来讲,社会控制的各种形式都应该适应社会经济生活和其他需要而协调发展,不能因为加强某一方面的社会控制而削弱其他方面的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

社会为使人们遵从社会规范和维护社会自身的稳定与秩序对个人或团体行为所作的约束。有广狭两义。广义指为达到社会和谐稳定而采取的一切手段,包括风俗、习惯、礼仪、信仰、理想、宗教、艺术、教育、法律、舆论等等。狭义指对社会越轨行为加以限制和维持社会稳定和谐的各种专门手段,如法律、警察、法院等。控制方式:(1) 社会、团体或社区对其成员的外在控制和个人通过社会化及再社会化而实现的内在自我控制;(2) 凭借权威和武力而实现的实力控制 (如逮捕罪犯)和依据人类情感而实现的人类符号控制 (如以国旗引起人民爱国之心); (3) 正式控制 (如政权、法律、宗教等)和非正式控制 (如风尚、舆论、艺术等)。在一定程度上,犯罪预防过程就是社会控制过程,但是,在作这种理解时必须时刻注意两点,社会控制才真正能起到预防犯罪的作用: (1)社会对个人的控制应当有所界限,它不应当仅仅意味着对个性的压抑和对自由的剥夺; (2)社会在要求个人遵从社会规范的同时,社会自身也应当随时作出调整,以适应人类理性和基本需要。

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shehui kongzhi

社会运用各种工具,对个人或集体的行为进行约束,使其遵从社会规范,以维持社会秩序的一种社会过程,又称社会约制。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罗斯(E·A·Ross)于1901年提出来的。在1901年出版的论文集《社会控制》一书中,他指出,社会控制就是一种有意义、有目的的社会统治。以后,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指人们依社会力量,以一定方式对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施加影响,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协调社会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保持社会的相对稳定及和谐发展的手段和过程。狭义指社会对犯罪行为及越轨行为的预防、阻止及处置的措施和过程。社会学一般是从广义上来理解这一概念,认为它不但包括对违法乱纪行为的制裁和教育。而且包括对所有社会成员进行疏导,使人们明了社会约制的意义,自觉维护社会秩序;不但包括社会、群体、组织对其成员行为的指导、约束或制裁,也包括社会成员间的相互影响、相互监督、相互批评。
社会控制方式一般分为两大类,一是外在的控制,一是内在的控制。外在的社会控制是一种强制性的控制,是以外部力量作用的形式实施的控制。具体有以下几种:国家政权以及各种社会组织通过制度、纪律所实施的控制;社会舆论对人们行为的约制;群体压力对其成员行为的约制等。内在的社会控制又称为自我控制,是指社会成员自觉地用各种社会规范来指导、约束和检点自己的行为。人们通过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修养过程,将社会的目标、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内化,养成自觉遵从社会规范的习惯,就实现了自我控制。

☚ 制度化   社会规范 ☛
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shehui kongzhi


❶统治集团或行政长官对下属的统治和监督;
❷社会规范对个人行动的控制。这个术语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E. 罗斯所提出(1901年)。现在的理论焦点在于:
❶社会控制究竟是“集体表象”的目的控制还是具体机构和个人“有意图”的控制;
❷社会控制能否最终决定个人的行为;
❸在阶级分化和对立的社会中是否存在一种中立的普遍性的社会控制。

☚ 社会病态   社会距离 ☛

社会控制

广义指通过社会力量,使人们遵从社会规范,建立和维持社会秩序的过程。狭义指对越轨行为的约束和制裁。这个概念1901年由美国社会学家罗斯(E.A.Ross,1866—1951年)最早提出。其内容包括团体、社区及社会对其成员行为的指导、约束和社会成员间的相互影响、监督。它可以从消极防范、惩戒和积极倡导、奖励两方面起作用。主要形式有:1.外在控制,包括政权、法律、纪律等正式的制度化形式和风俗、时尚、宗教、道德、舆论等非正式观念性形式;2.自我控制,又称内在控制,个人通过社会化自觉遵守社会规范,指导约束自己行为的过程。

社会控制

亦称“社会约制”。社会、群体或社区对所属成员的思想、行为的规定、指导和控制。

社会控制

利用社会或文化的工具,对个人或集体行为进行约束,使其依附于社会行为规范,以促进社会或群体的调适和发展。社会控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对一切社会行为的控制,狭义指对违法犯罪等越轨行为的控制。社会控制一词首先由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在《社会控制》中提出,曾在美国风行一时,后不断得到充实和修正。社会控制作为一个社会学概念,只是近代的产物,而作为一个社会事实却具有久远的历史。它起源于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之时,是阶级斗争的手段,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同时社会控制也是社会秩序的保障,它使社会生活能够正常进行。社会控制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内容、形式和性质,主要由社会制度的性质决定。社会控制是人类社会的必然现象,具有普遍性、主观性、超个人性、强制性、依赖性的特征。社会控制可有多种分类。罗斯根据控制的对象分为三类,即对于意志、对于情感、对于判断的社会控制。按控制作用的特点,可分为积极的控制和消极的控制。前者建立在个人顺从的动机上,以物质的刺激和精神的鼓励进行,如奖励、记功、晋升等; 后者则建立在惩罚和对某些惩罚的畏惧之上。按控制有无明文规定可分为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两类。社会控制对人的作用有外在和内在的两种形式。风俗、道德、法律、纪律等以及与此相关的法庭、监狱、警察属外在控制形式,在社会控制中发挥主导作用。而人们通过社会化,自觉地遵守各种社会规范,并以此约束、检点自己的行为则是社会控制的内在形式。两种形式相互作用、彼此联系。社会控制的手段与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国家政权、法律、纪律、道德、集体意识、社会舆论、习俗、宗教等观念形式和体现国家权力的军队、警察、监狱、法庭等实体形式。总之,社会组织管理从正面使社会秩序化,社会控制从反面维护社会秩序,二者相互依赖、相互补充。

社会控制

social control


社会控制

social control


社会控制

social control

社会控制social control

指通过各种社会力量如风俗、习惯、宗教、法律、教育、军队、警察、法庭等而实现的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约束。其目的是维持正常社会秩序的稳定。具体表现为两种形态,并受制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一为对符合社会规范的思想与行为的指导和奖励,二为对偏离社会规范的思想与行为的惩罚。这一概念最初由美国社会学家E.罗斯于1901年在其《社会控制》一书中首次使用。20世纪60年代以前,在美国社会学界曾流行一时。但因其过分强调在社会生活中履行某种功能的“有意图的”控制而受到质疑。在社会学中,有关理论研究的焦点集中在: (1)社会控制究竟是以诸如E.杜克海姆等所主张的“集体表象”的形式而实现的自在的控制,还是具体机构或个人“有意图”的控制;(2)社会控制能否最终决定个体的行为; (3)在阶级分化和对立的社会中,是否存在某种中立的、普遍有效的社会控制系统。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米德将这一概念应用于社会心理学领域,认为社会控制以个体接受社会中其他个体的态度、地位等为前提。近年来,西欧及美国社会学家们用这一概念来研究政府或企业的管理系统的控制能力,并重视分析社会冲突的原因,以加强社会控制的效力。社会控制可以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分类:从控制性质上分有积极社会控制和消极社会控制;从控制主体上分有团体、社区或社会对其成员的行为实行外在控制和个体通过社会化及再社会化过程的内在自我控制;从控制方式上分有成文的控制(如法律)和不成文的控制(如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

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social control

社会通过赏罚、社会化、符号等方式控制个体的行为方式,使其在某种程度上主动地去适应所处的社会或群体的过程。基本特点主要有: (1) 从社会控制的本质来看,其具有集中性和超个人性。集中性,指社会控制总是集中地反映了特定社会组织的利益和意志,其具体内容和具体手段都服务于社会组织的总体利益和最高意志。超个人性,指社会控制总是以某种社会名义,代表某个社会组织施行控制。这种凌驾于个人之上的超个人性,使它更有力地控制个人。(2) 从社会控制的作用来看,具有依赖性和互动性。依赖性,指社会控制只有依赖于社会实体才能起作用。这些实体包括社会组织、社会个人和传递社会规范内容的信息媒介。互动性,指社会控制通过社会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而起作用。(3) 从社会控制发挥作用的过程来看,具有多向性和交叉性。多向性,指控制主体多方面地将各种信息发射出去。交叉性,指控制主体作为中间环节的多种信息传递媒介,把各种社会精神因素和众多的社会个体相互联系起来,从而使社会控制成为一个多向交叉和多层联结的复杂过程。

☚ 社会干扰   社会制度 ☛
0000420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2:0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