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红细胞发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红细胞发生

红细胞发生

红细胞发生是红细胞起源、发育和成熟的过程。红细胞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经红系造血祖细胞,进入形态学可辨认的原红细胞、幼红细胞阶段,逐渐发育为成熟红细胞。
红细胞发育各阶段形态特点 原红细胞又称原正成红细胞,占骨髓有核细胞的0~1%。Giemsa-Wright染色的骨髓涂片标本上,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15~22μm,胞核圆,约占胞体的4/5,染色质颗粒细小疏松,核仁1~3个。胞质强嗜碱性,着墨水蓝色,尚无血红蛋白(彩图2)。电镜下,它除具有幼稚细胞的形态特点,如核大、染色质细疏、丰富的多核糖体外,胞膜表面常附着铁蛋白,并与胞膜一同凹入胞质,形成带有铁蛋白的吞饮小泡,称为吮铁现象。
早幼红细胞又称嗜碱正成红细胞,占骨髓有核细胞的0.2~3.6%。由原红细胞分裂后变成。细胞圆形略小,直径14~18μm。核圆,占胞体3/4,染色质变粗,核仁变小。胞质略增,含丰富的核糖体,嗜碱性强,着色深蓝,并开始合成血红蛋白(彩图2)。电镜下,高尔基复合体发达,多核糖体丰富,有游离铁蛋白、含铁小体和吮铁小泡。
中幼红细胞又称多染性正成红细胞,由早幼红细胞分裂后生成,约占骨髓有核细胞的10%。细胞圆或椭圆形,直径10~14μm。核圆,占胞体的一半或一半以下,染色质聚集,着色深,核仁消失。胞质嗜碱性减弱,血红蛋白增多,以致染灰蓝与橘红相间的颜色,故称嗜多染性。电镜下,胞核异染色质明显增多,聚集于核膜内侧及核孔附近(见图和彩图2)。
晚幼红细胞又称正色性正成红细胞,由中幼红细胞分裂而成,约占骨髓有核细胞的7%。细胞圆,直径7~10μm。核变小并固缩,染色质凝集染深色,常偏于细胞一侧。胞质含丰富的血红蛋白,着橘红色(彩图2)。电镜下,多核糖体减少,游离核糖体增多,说明多核糖体解聚,各种细胞器均明显减少退化。电镜下,上述各阶段红细胞均见数量不等的铁蛋白颗粒和吮铁小泡,这些结构与血红蛋白的代谢有关。
网织红细胞由晚幼红细胞分化而成,后者在穿过血窦壁进入血窦腔时,胞核脱出,成为网织红细胞。胞质中仅残留少量核糖体和线粒体,但仍能合成少量血红蛋白。它经过24~48小时发育,所有细胞器退化分解,变为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参见“红细胞”条)。

红细胞发生的形态变化与血红蛋白生成的关系

1.原红细胞 2.早幼红细胞 3.中幼红细胞 4.晚幼红细胞 5.网织红细胞 6.成熟红细胞RNA为核糖核酸,Hb血红蛋白,h和d分别为增殖时和更新时


红细胞发生的动力学及调节因子 一般一个原红细胞经过72~88小时、四个发育阶段、4~6次有丝分裂,发育成多个红细胞。原红细胞和早幼红细胞的增殖周期时间约为20小时,中幼红细胞约为25小时。晚幼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不能分裂,该阶段所经过的时间以更新时表示,前者约为2天,后者约为一天半。成熟红细胞的更新时约为120(112±9)天。根据已肯定的数据推算,成人按体重每天约产生红细胞1011/kg,骨髓红细胞约为1010/kg,其中有核红细胞约为5×109/kg。调节红细胞生成的因子中,最重要的是红细胞生成素,其作用是使红细胞系造血祖细胞加速增生、分化为原红细胞;其浓度较高时能促使幼稚红细胞增殖、分化;可加速血红蛋白合成; 能促使成熟红细胞释放。体外培养红细胞集落所必需的红细胞集落生成刺激因子就是红细胞生成素。另外,雄性激素也促进红细胞的发生,此作用已用于临床。
☚ 造血干细胞   粒细胞发生 ☛
0000092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9:2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