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1974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1974年 1974年1月初澜(文化部写作组化名)发表《中国革命历史的壮丽画卷——谈革命样板戏的成就和意义》(《红旗》第1期)。 2月初澜发表《评晋剧〈三上桃峰〉》(29日《人民日报》)。 4月著名剧作家丁西林逝世,终年81岁。 8月初澜发表《为哪条教育路线唱赞歌——评湘剧〈园丁之歌〉》(4日《人民日报》)。 ☚ 1973年 1974年 ☛ 1974年 1974年浩然的长篇小说《金光大道》(第二部)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 1974年 1975年 ☛ 1974年 1974年1月由古丁、绿蒂、涂静怡主编的《秋水》诗刊在台北创刊。 3月梁实秋的散文集《看云集》由台北志文出版社出版。 7月钟肇政的长篇小说《青春行》由高雄三信出版社出版。 10月夏志清的评论集《文学的前途》由台北纯文学出版社出版。 11月陈若曦发表短篇小说《尹县长》(香港《明报月刊》)。 12月洛夫的诗集《魔歌》由台北中外文学社出版。 ☚ 1973年 1974年 ☛ 1974年 1974年梁实秋的散文集《槐园梦忆》由台湾远东图书公司出版。 ☚ 1974年 1975年 ☛ 1974年数学E.邦别里[意]、D.B.芒福德[美]获菲尔茨奖。 物理学马丁·赖尔[英]和安东尼·赫威斯[英]因研究射电望远镜发现脉冲星,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化学保尔·约翰·弗洛里[美]因研究高分子化学及物理性质和结构,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 天文学2月5日,“水手号10号”飞过金星,相距5 470千米,发回照片表明金星高层大气处于急速而复杂的运动中。3月29日,“水手号10号”飞过水星,相距703千米,发回照片表明水星类似月球一般布满了环形山和很弱的行星磁场。 地学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全球水质测监计划。 生物学阿尔伯特·克劳德[比]、G.E.帕拉德[美]和C.R.de杜弗[比]因以电子显微镜和细胞组分分离技术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细胞生物学基础,同被授予诺 工程技术美国发明可观察原子的全息照片电子显微镜。 1974年生物2月7日,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家竺可桢去世。竺历任中科院副院长,科协副主席,中科院综合考察委员会主任等职。是中国近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对中国近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贡献。著有《竺可桢文集》和《竺可桢日记》等。 地学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海洋地质勘探浮船——“勘探一号” 出海试钻,在黄海南部海区成功地打出了一口石油地质普查井,为在深海区开展海洋地质勘探工作摸索了初步经验。“勘探一号”在出海试钻中,完成了在海上钻探的定位、抛锚、试放水下器具、钻井、固井、测井、起锚以及各类仪器的全面试验任务。 医学医学工作者应用中药进行全身麻醉获得成功,使埋没了1 700年的中药麻醉重放异彩。中药麻醉是以中药洋金花 (又叫凤茄花) 为主药的中西医结合的复合麻醉,适用于各种大型手术。这是医药工作者继创造成功针刺麻醉以后,对医药学发展的又一新贡献。 工程技术昆明机床厂和长春光机研究所联合试制成功高精度光电圆刻线机。光电圆刻线机是发展高精度机床制造业、空间技术和其他工业的重要设备。这台光电圆刻线机,采用了特殊精密轴系、光栅装置和集成电路等一系列先进技术。 1974年文化春,西安市郊秦始皇陵园发现和发掘出秦始皇兵马俑。 政法1月12日,王洪文、江青给毛泽东写信建议转发《林彪与孔孟之道》材料,在全国开展“批林批孔”运动。1月18日,毛泽东批准了王、江的建议。1月24日,江青主持召开驻京单位“批林批孔”动员大会。 经济农村信用合作事业迅速发展,每个农村人民公社都设有信用合作社,三分之一的生产队建立了信用服务社。 军事1月15日,南越西贡当局占领西沙之永乐、甘泉等岛屿,中国海军发起进攻,最终控制了上述被占岛屿。 其他5月11日,云南昭通地区和四川凉山境内发生里氏7.1级地震。 1974年文化影片《教父续集》、男主角阿特·卡尼、女主角艾伦·伯丝汀、男配角罗伯特·尼德罗、女配角英格丽·褒曼等分获第47届奥斯卡奖。 政法1月30日,日本政府与韩国签订共同开发大陆架协定,片面将东海海域大面积大陆架划为共同开发区。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指出侵犯了中国主权,提出严正抗议。 经济1月1日,“西非经济共同体”正式成立。 1974年 1974年7月 民主也门足球队来合肥访问比赛。 ☚ 1973年 1976年 ☛ 1月21日/6月5日/7月13日/8月1日/9月1日/9月1日/9月15日/10月1日/10月1日/10月1日/10月1日 ☚ 9月25日 1月21日 ☛ 1974年 1974年1月1日蒋介石发表文告,声称要 “接受时代考验,创造明天成就”。 8日台湾当局 “行政院”核定 《突破交通瓶颈方案》。 26日台湾当局 “行政院”通过 《稳定当前经济措施方案》。 28日台湾省政当局宣布自今年起减低全省农民田赋利率。 31日《中华学报》 在台北创刊。 2月11日台湾当局照会菲律宾,申明对南沙群岛的的立场。 13日国民党中常会听取台湾当局“财政部”长李国鼎报告 《现阶段财政政策的运用》。 25日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秘书长张宝树、台湾当局 “中央银行”总裁俞国华在台北召集1974年度扩大早餐会。 26日蒋经国在台“立法院”作施政报告,声称,已粉碎中共 “阴谋”,外交多方 “拓展”,经济继续 “成长”。 27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蒋经国所提任命胡炘为台湾当局驻巴拉圭 “大使”。 3月7日严家淦访问委内瑞拉、巴西等国。 22日国民党台湾省1974年党政工作研讨会在台北召开。翌日闭幕。 4月2日台湾 “立法院” 通过 “劳工安全卫生法”。 7日国民党第四次新闻工作会谈在台北举行。9日结束。报报告 《当前司法行政上的重要措施》。 13日国民党中常会、“立法”与“监察”两院先后举行会议,决议支持当局对台日航线问题的立场。 15日台湾当局“交通部”准备与日断航后的种种措施。 17日国民党中常会决议,必要时须对台日通航采取断然措施。 20日日本与台湾断航。 5月2日蒋经国声称,稳定经济措施已显著“收效”。 5日台湾当局“行政院”积极鼓励拓展输出,今起降低外销贷款利率,并放宽融资。 21日台湾 “立法院” 通过 《陆海空军军官服役条例修正案》。 23日台湾当局 “行政院”通过《行政机关推行四大公开实施纲领》。 同日台湾当局在“经济部”内设“中小企业联合服务中心”。 29日国民党中常会听取孙运璇报告《当前经济情势及因应措施》。 6月6日台湾当局 “行政院”通过《行政院针对经济近况决定当前财政、经济、金融政策的说明》。 10日蒋经国阐明台湾建设的四大目标是 “政治修明” “国防坚强” “经济繁荣” “治安良好”。 16日台湾当局举行黄埔军校建校50周年纪念,蒋经国主持大典。 24日台湾当局在 “内政部”成立 “技术人力协调会报”。 30日台湾省政当局决定自下月1日起实施《加强社会福利措施第三期四年计划》。 7月2日台湾 “立法院” 通过 《水污染防治法》 与《兵役法修正案》。 15日台湾“中央研究院”举行第十一次院士会议。 25日国民党中央工作会议召开,中央委员会秘书长张宝树报告 《当前革命形势》。 30日台湾当局与海地签订 《贸易协定》。 8月3日台湾当局与巴拉圭在台北签订 《经济技术合作议定书》。 22日台湾当局 “行政院”通过《建教合作实施办法》。 28日蒋经国在主持军校联合毕业典礼时声称,要 “发扬黄埔精神,再造辉煌胜利历史”。 9月20日蒋经国在“立法院”作施政报告称,“九项建设完成之后”,“将以开发中央山脉为主要建设目标”,“并将增辟三条横贯公路”。 25日杨西昆访问太平洋三国。 29日蒋介石出席孔孟学会会员大会,并致词。 10月10日蒋介石发表“告全国同胞书”,声称“有志竟成”,“众志成城”。 19日李国鼎在台湾 “立法院”声称,当局 “续采机动财政政策,鼓励重要生产投资,抑制消费”。 22日台湾 “立法院” 通过 《船舶法修正案》。 25日蒋介石在第二十九届台湾光复节上声称,“齐心合力光复大陆”。 28日美国总统福特签署废除 《台湾决议案》。 30日台湾与美国合作生产出第一架F—5E喷气战斗机。 31日台湾当局 “行政院”核定 《减轻综合所得税赋方案》。 11月1日台湾当局与日本亲国民党势力在台北举行“合作策进会常委会”。 5日台湾 “立法院” 通过 《私立学校法》。 6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行政院”所拟《国民住宅条例草案》。 7日台湾当局“行政院”通过 《修正所得税法部分条文草案》。 14日台湾当局“行政院”宣布解决当前工商业困难十四项新财经措施,从经济、金融与生产三方面着手。 19日国民党海外工作会议在台北召开。 24日国民党十届五中全会、十届中央评议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在台北召开。27日结束。 28日台湾当局召开 “亚洲太平洋地区使节会议”。 12月3日台湾“立法院”通过《监狱行刑法修正案》。 7日严家淦访问多米尼加。 9日台湾当局“行政院”宣布支援外销事业十项办法。 11日谢东闵在国民党中常会报告 《当前的台湾省政建设》。 13日台湾 “立法院”通过 《军人婚姻条例修正案》。 17日台湾 “立法院”通过 《工业团体法》《1974年所得税税率条例第三条条文修正案》 《1975年度所得税税率条例》。 22日台湾当局 “行政院”宣布,供应低价日用品,改善公教人员生活新措施。 23日台湾当局 “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举行第二十一次会议。 26日台湾 “国民大会宪政研讨委员会”举行全体会议。 27日台湾 “立法院”通过 《奖励投资条例修正案》。 30日台湾当局与冈比亚 “断交”。 31日蒋经国提出今年经济发展五项工作重点,强调继续在稳定中求 “进步”。 ☚ 1973年 1975年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