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 1973年
5月著名诗人纳·赛音朝克图遭迫害去世,终年59岁。 江青一伙控制的上海市委主办的文艺丛刊《朝霞》在上海创刊。
9月“四人帮”御用刊物《学习与批判》在上海创刊,刊登罗思鼎、丁学雷、石一歌等署名的文艺大批判文章。 ☚ 1972年 1974年 ☛
1973年 1973年
4月王文兴的长篇小说《家变》由台北环宇出版社出版。
6月季季的短篇小说集《月亮的背面》由台北大地出版社出版。
8月以陈达弘为发行人,何欣和尉天骢为责任编辑的文学季刊《文季》在台北创刊。 黄春明发表中篇小说《莎哟娜拉·再见》(《文季》第1期)。
9月水晶的评论集《张爱玲的小说艺术》由台北大地出版社出版。 ☚ 1972年 1973年 ☛
1973年 1973年钟肇政的长篇小说《马黑坡风云》由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 ☚ 1973年 1974年 ☛ 1973年
物理学中国自行设计制造多种高精度计量标准仪器设备。如光电光波比长仪、红外线测温仪、电子轨道衡等。这些利用电子、激光、红外线等技术制造的计量器具能够大幅度提高测量精度和速度。另有数字式远控天平、无标尺测距仪、四跨线电桥、大尺寸高精度量块等。 南京大学的冯端等首次发现生长层诱发亚宏观位错现象。
化学郭慕孙发表论文《化工冶金中的散式流态化》,以散式流态化为基础,指出一种完全均匀的理想流态化特征。
生物童第周和美籍中国学者牛满江,第一次通过动物实验证明了细胞质里的信息核糖核酸对细胞分化、个体发育和性状遗传有显著作用。这一实验的成功,不但为细胞遗传学的基础理论作出了贡献,并且为医学和农业的实践开辟了新的道路。 甘肃合水县内发掘出一具剑齿象化石。这具剑齿象骨骼属于一老年个体。身高约4米,体长约8米。门齿长3.03米,直径32厘米。是世界上当时发现的最完整和个体最大的剑齿象化石。它为第三纪末到第四纪初的地层分析和陇东地区的古地理环境、古气候条件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古生物依据。
农学中科院遗传研究所的科学工作者应用组织培养技术,使小麦、水稻由花粉长出植株,为作物育种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花粉育株方法与常用的杂交育种法相比,可缩短作物育种时间,提高选种效率。这一方法对深入研究高等植物遗传变异理论也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科研人员对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女尸进行了解剖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这具距今2 100多年的尸体,不仅内脏器官完整,而且主要病变尚可确认。这次解剖,为中国古代医学、防腐以及其他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丰富资料。
工程技术农业、工业、医学和科学研究方面广泛应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的新技术,取得成果。其中仅农业上运用这种方法育成的水稻、小麦、棉花、玉米、谷子、大豆、油菜等作物的新品种就有几十个,具有高产、早熟、抗病虫害等特点。许多地区由于推广了这些良种而获得显著增产。 从1961年国内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研制成功以来,到1973年为止已研制成功数十种常用的激光材料和配套元件。有关单位已在打孔、划片、焊接、测量等方面应用激光,提高了工作效率。上海医疗器械研究所等单位试制成功的激光手术刀,临床运用后已获初步成功。农业科研单位用激光照射种子,已使农作物获得高产。 8月26日,国产第一台每秒运算100万次的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由北京大学、北京有线电厂和燃化部有关单位共同设计试制成功。该机的成套外部设备以及主机上所用的固体集成电路、多层印刷板等,都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该机经过3 000多小时的试算证明,主机的解题能力、外部设备和管理、语言编译、符号汇编等主要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1973年
数学波格列洛夫 [苏] 证明在对称情况下的希尔伯特第4个问题,即两点间以直线为距离最短线问题。 恩弗罗[芬兰]用构建性的方法举出一个反例,说明巴拿赫猜想不成立,即证明存在无限维空间其中不可能有肖德尔基。
物理学伊瓦尔·贾埃弗[挪威]、B.约瑟夫森[英]和江崎玲于奈[日]等人因发现超导体隧道结单电子隧道效应、发明隧道二极管、创立约瑟夫森效应等,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J.惠勒[美]提出基本粒子结构的“干酪”模型。根据这种模型,在亚基本粒子层次内,空间是不连续的。 F.J.哈塞尔特[美]、本韦努蒂[美]等分别在欧洲核子中心和费米国家加速室发现弱中性流,这一发现支持了弱电统一理论。 霍夫特[美]、格罗斯[美]发现描述强相互作用的量子色动力学理论有渐近自由性质。 加瓦勒[美]制成铌和锗的合金薄膜,在温度为-419.5℉时转变为超导体,它比以前的纪录高2.7℉。 3月,A.约翰逊[美]、E.奥尔特[美]等分别发现激光器能够产生远紫外辐射,而无需采用频率倍增方法。 普林斯顿大学的绝热圆环压实验获得成功。这个实验是由弗思[美]、吉川省一[日]提议的,目的在于如何有效地加热托卡马克等离体。 查德哈里[美]发现非晶态物质产生高度均匀小磁泡的途径,这一成就对于计算机等学科有着重要影响。
化学恩斯特·奥托·费舍尔[德]同杰弗里·威尔金森[英]因有机金属化学方面的广泛研究,同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 B.伍德沃德[美]、A.埃申莫塞[瑞士]两人成功合成了B12。 S.诺尔斯[美]利用直接合成法得到了α-氨基酸异构体L-苯丙 氨酸和L-二羟苯基丙氨酸,它们是治疗颤震性麻痹症的药物。 卡茨[美]合成了拉登堡的苯(C6H6)的三棱柱结构。卡茨的工作完成了有机化学的重要一环,即凯库勒、迪尤尔和拉登堡结构都被证实。 鲍德温、霍夫、科尔曼、德马图[美]小组,合成与血液重要蛋白质分子血红朊和肌红朊的活性结构十分相似的简单模型。
天文学R.N.克莱顿等发现碳质球粒的氧的同位素异常,证明太阳星云的原始同位素组成不均匀。 12月4日,美国“先驱者10号”飞过距离木星130 000千米的空间,发回了红色闪烁的图片,测量了木星磁层和辐射带。 美国发现宇宙中γ射线源一种短暂的猛烈爆发,称之为“宇宙γ射线爆发”。它是20世纪70年代天文学重大发现之一。
地学达元三信[日]对“阿波罗16号”着陆点的斜长岩进行测定,否定了月球和地球年龄相等的说法,他测定的时间为39亿年前。 约翰·威尔科克斯在统计数据中发现太阳磁力线扫过地球时速度不等,而且这个速度的变化与坏气候之间有统计关系。
生物学康拉·萨查理、雅斯·洛伦兹[奥]、尼可拉斯·廷伯根[荷]和卡尔·冯·弗里希[奥]因研究动物的行为,同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6月,伯克·贾德提出可以计算果蝇基因数的实验证据。 斯皮格尔曼在试管中分离出小核糖核酸分子,并确定了其结构。他的成果为研究生命初期的进化提供了良好条件。 10月,亚伯拉罕森等数名科学家分别发现各种动植物的辐射遗传效应与DNA含量成正比。 贝鲁塞、艾德勒等科学家确定了阻遏子上347个氨基酸的顺序和乳糖操纵子基因上27个核苷酸的顺序。 亚历山大·里奇应用分辨率精确到3.0Å的新数据揭示转移核糖核酸分子(tRNA)的三维结构。 斯奈德等人发现麻醉品对脑的作用,是由于它们同细胞表膜的分子化合。 欧文·弗里多维契发现氧对微生物致命的原因,在于微生物缺少过氧化物异化酶。 汉斯菲尔德[英]发明CT(计算机层面X射线照相术),首次拍下头颅的立体照片。随后,全身扫描也获得成功。
工程技术意大利阿尼克公司建成世界上第一套合成甲基叔丁基醚的工业化装置。 J.纽曼[美]提出电化学反应工程学科分支。他研究在电场作用下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过程的开发和电化学反应装置的设计、优化等。 M.埃利奥特[英]合成了适用于大田作物的拟除虫菊酯——氯气酯。 日本东京电气化学工业公司研制出钴磁带并投入工业化生产。 加拿大金属矿将高效潜孔机和垂直漏斗爆破技术应用于阶段矿房法。 澳大利亚建成悉尼歌剧院。该剧院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房顶采用蚌形薄壳,外大平台占地1.82公顷,平台前台阶宽90米,是世界上最宽的台阶。 美国纽约建成世界贸易中心,计110层,高412米,双筒体结构,是世界层数最多的建筑。 法国图尔市增殖反应堆原子能发电站是世界第一座增殖反应发电站,12月同电力网接通。 美国发射大型轨道空间站“天空实验1号”。5月14日发射时受创,宇航员25日乘“阿波罗”指令舱在轨道上与之合并进行抢修。历时28天。 匹斯堡大学研制成功用于治疗内科疾病的人工智能系统INTERNIST。
1973年
文化1月10日,国务院批准《全国科学技术工作会议纪要(草案)》,《纪要》对17年的科技工作作了基本评价。 3月3日,高士其向科学院核心组递交了题为《科协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内容》的意见书,敦促领导部门重视和恢复科协组织。 5月27日和10月15日,周恩来分别会见美国科学家代表团和吴健雄、袁家骝博士。 6月22日,中科院和天文学会在京举行纪念哥白尼诞辰500周年座谈会。 7月19日,《辽宁日报》以《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为题,刊登了下乡知青张铁生在大学招生考试时所缴白卷的背面写下的信,并加了“编者按”,称张铁生对大学招生路线的意见颇有见解。 7月30日,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出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帛书、画等。 9月1日,国际乒乓球联合会授予连获三届世界单打冠军的庄则栋奖杯。 9月15日,《学习与批判》发表《论尊儒与反法》一文,引发全国性的“评法批儒”。 12月28日,《人民日报》转载《北京日报》发表的海淀区五年级学生黄帅“反对师道尊严”的来信,从而在中小学生中掀起了“反潮流”思潮。
政法1月1日,《人民日报》等发表毛泽东“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备战指示。 2月17日,台湾大学副教授陈鼓应、王晓波等反对搞“两个中国”及“台独”主张,提出依靠本民族力量、统一中国的主张。台湾当局以“宣传中共统战”嫌疑,将陈、王逮捕。次日,台大学生郭誉孚刎颈血书“和平、统一、救中国”大幅标语。台湾当局迫于群情激愤,不得不释放陈、王两人。是为“陈鼓应事件”。 3月10日,党中央作出决定,恢复邓小平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职务。 6月22日,毛泽东提出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 7月4日,毛泽东与王洪文、张春桥谈话中认为,林彪同国民党一样,都是“尊孔反法”。 8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经毛泽东批发的中山大学教授杨国荣的文章《孔子——顽固地维护奴隶制的思想家》。 8月24日~28日,中共第十次代表大会在京举行,会议对林彪反革命集团虽作了批判,但仍继承了“九大”左倾错误。 8月30日,中共十届一中全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主席,周恩来等5人为副主席。 9月13日,孙科在台湾病逝。 9月23日,毛泽东会见埃及副总统时说:“我赞成秦始皇,不赞成孔夫子。” 10月,江青发动“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 12月,毛泽东与军委同志谈话时提出,要给贺龙、罗瑞卿、杨成武、余立金、傅崇碧平反。 12月22日,中共中央决定:邓小平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参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领导工作。
经济国务院根据周总理提议,对国民经济进行了调整:着重解决“三个突破” 的问题,降低“四五”计划中过高经济指标,大力压缩基建规模,增加农业投资3.7亿元,减少工业投资21.4亿元,整顿粮食统销,控制和压缩职工人数,使国民经济形势有所好转,社会总产值达到4 776亿元,工农业总产值达到了3 967亿元,财政收入809.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8.6%、9.2%和5.6%。 4月,香港股市狂泻,恒生指数从1774.96点跌到400.1点。
其他2月6日,四川甘孜发生里氏7.9级地震。
1973年
文化澳大利亚帕特里克·怀特获诺贝尔文学奖。 民主德国纪实文学作家萨拉·基尔施的 《驯豹女郎》、雅科布斯的《采访者》问世。 美国N.梅勒的《玛丽琳》出版。 法国作家茨韦唐·托多罗夫的《结构主义诗学》问世。 苏联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在巴黎出版,他真实地描绘秘密警察的恐怖统治,成为继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后又一部轰动西方文坛的作品。他本人因此被苏联驱逐出境。 德国法兰克福的哈贝马斯两本代表作《文化与批判》、《晚期资本主义中合理证明问题》出版。 法国阿尔杜塞在《自我批判论文集》中提出马克思主义有限论。 影片《骗中骗》、男主角杰克·莱蒙、女主角格伦达·杰克逊、男配角约翰·豪斯曼、女配角塔特姆·奥尼姆等分获第46届奥斯卡奖。 加拿大本格的《精确哲学》和《方法、模型和物质》两本科学哲学名著同时问世。 4月8日,西班牙画家毕加索逝世。
政法1月23日,黎德寿和基辛格分别代表越、美双方在巴黎缔结《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2月26日~3月2日,越南问题国际会议在巴黎举行。中国、苏联、越南民主共和国、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波兰、匈牙利、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印尼及南越伪政权代表团和联合国秘书长参加会议。与会代表赞同1月的《巴黎协定》。3月29日,美军从南越撤退完毕。 2月21日,以色列军队在占领的西奈半岛上空击落利比亚客机,机上百人死亡。 4月6日,印度政府借口锡金国内发生骚乱,把军队开进锡金首都甘托克。4月8日,强行接管锡金政府一切权力。 4月26日,苏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勃列日涅夫《关于苏共为实现党的24次代表大会决议而展开的国际活动》的报告。 5月27日,非洲统一组织召开第十次首脑会议,通过总宣言、经济独立宣言、海洋法宣言等。 6月18日,勃列日涅夫访美,就农业、防止核战争等达成协议。这次访问使国际紧张局势得到进一步缓和。 7月3日,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经过长期准备和酝酿,第一阶段会议在赫尔辛基举行。9月18日,第二阶段会议在日内瓦开幕。此阶段会议断断续续开到1975年。 7月10日,巴哈马群岛宣告独立,定名巴哈马联邦。 7月17日,阿富汗前首相达乌德在苏联支持下推翻查希尔王朝,成立阿富汗共和国,并自任总统。 8月8日,南朝鲜当局在东京绑架民主人士金大中。 8月24日,联合国纳米比亚理事会宣布26日为“纳米比亚日”。 9月11日,智利政变,总统阿连德殉职。 9月24日,几内亚比绍共和国宣布独立。 10月30日,中欧裁军谈判在维也纳开始举行。第一轮会谈进行到12月13日,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亨利·基辛格与越南黎德寿同获诺贝尔和平奖。黎德寿没有接受。
经济1月1日,英国、爱尔兰、丹麦正式加入西欧共同市场。 2月,美元再度贬值。2月12日,美国政府宣布美元贬值10%。同日东京外汇市场关闭。美国的经济危机是西方世界危机的反映。 3月6日,黎巴嫩宣布将西方石油公司在黎的设施收归国有。 3月12日,西欧共同市场九国财政部长的布鲁塞尔会议决定西欧六国货币对美元和其他货币实行共同浮动。3月14日,西方十四国财政部长会议达成对付美元危机的协议。 4月16日,象牙海岸、马里、毛里塔尼亚、尼日尔、塞内加尔、上沃尔特六国元首举行会议,决定成立西非经济共同体。 5月18日,勃列日列夫访问联邦德国,签署了两国扩大经济、工业、技术合作协定。 7月4日,巴巴多斯、圭亚那、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签订成立加勒比共同体和共同市场的条约。 7月16日,日美贸易经济联合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在东京举行,日本外相大平对美国国内出现的限制进口、增收附加税等动向表示强烈不满。 7月31日,伊朗国王巴列维签署了从西方石油财团手中收回本国石油主权的法令。 8月13日,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和尼加拉瓜四国决定,重建中美洲共同市场。巴拿马决定以准成员国身份参加该组织。 10月17日,阿拉伯石油输出国部长会议决定减少对支持以色列侵略的美国等西方国家石油供应。随后,科威特决定完全停止向美出口石油。10月19日,科威特等6个海湾产油国决定提高原油价格。巴林关闭美国在该岛上的军事基地。 11月,阿拉伯石油输出国再度举行会议,决定进一步削减石油产量,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阿拉伯石油输出国通过减产、禁运、提价和国有化等措施夺回了制定油价的主权,打击石油垄断资本,该组织石油收入总额也从250亿美元增加到1 000亿美元。 美国华西里.W.里昂惕夫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 12月22日,石油输出国组织在德黑兰开会决定次年1月1日起原油标价提高到每桶11.65美元。 年底,中东战争导致爆发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日本政府为应付石油危机被迫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意大利依赖于石油的高速经济发展遭到打击。西欧不得不承担为购油而支出的101亿美元压力。石油价格上涨引起原材料价格暴涨,锌价格较年初提高4倍,磷酸盐提高2倍,橡胶提高1倍。
军事4月10日,以色列武装袭击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地区,杀害巴勒斯坦抵抗运动3位领导人。 8月,苏联开始试验分导式弹头导弹。 9月,苏、美在日内瓦开始第二轮限制战略武器会谈。 10月6日,中东“十月战争”爆发。埃及、叙利亚、巴勒斯坦游击队开始了反以侵略战争;埃及军队渡过苏伊士运河,摧毁以军的巴列夫防线。但苏联采取停止供给武器等办法压埃及停火,埃及军队逐渐陷入被动。10月22日,安理会通过第338号决议,要求就地停火。10月25日,联合国安理会决定成立联合国紧急部队,派往中东监督停火。11月11日,埃及和以色列代表在苏伊士城附近签署协议,规定埃、以双方要认真执行安理会关于停火的决议。 1973年 1973年6月23日—7月4日 索马里足球队一行25人来合肥访问比赛。 9月 罗马尼亚建工部总局局长安东·普列德斯库一行4人来皖至马鞍山考察访问。 10月 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部长康凤根为团长的朝鲜铁路代表团一行15人来皖至马鞍山考察访问。 ☚ 1972年 1974年 ☛ 1973年 1973年
1月
1日蒋介石发表元旦文告,强调要完成“反攻复国” 任务。
3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增额监察委员”选举该党提名候选人七人。
同日前陆军中将胡伯翰在台北病逝。
4日蒋经国提出今后行政工作重点。
17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台 “行政院”所提《以新台币二十亿元加速农村建设特别预算案》与《戡乱时期贪污治罪条例条文修正案》。
2月
1日第五届台湾省议会组成,第七届县市长就职。
17日台湾当局拘捕参加民族主义座谈会台大教授陈鼓应。此即 “民族主义”事件。
23日台湾当局就《中美联合公报》声称,中美任何协议,台湾当局 “绝不承认”。
3月
6日蒋经国在 “立法院” 提出八点社会革新事项,并宣布当局平抑物价的九项措施。
7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提名余俊贤、周百炼为“监察院” 正副院长候选人。
12日台湾当局宣布与西班牙 “断交”。
14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台 “教育部” 拟定的《五年工作计划》,并通过任命王季征为台驻中非 “大使”。
15日余俊贤、周百炼当选台 “监察院”正副院长。
17日台湾选举第八届县市议员与第七届乡、镇、县辖市长。
31日台湾 “中央银行”宣布自4月1日起采取停止接受外国银行短期融资等六项措施。
4月
11日台湾当局宣布 《进口物资案融资办法》。
22日蒋介石在孔孟学会会员大会上,强调要“明礼、守法、行仁、践义”,“发扬三民主义伦理”精神。
5月
1日台湾省第八届县市议会分别成立。
24日台湾当局 “行政院”通过沈锜为驻哥伦比亚 “大使”。
28日台湾当局召开银行业务检讨会。
29日台湾当局举行“台北市行政会议”,蒋经国提出今后市政建设工作四项 “指示”。
31日台湾当局“行政院”决定,“经合会”改组为 “经济设计委员会”,张继正任主任委员。同时任命徐贤修为 “国科会”主任委员,李崇道为“农复会”主任委员。
同日蒋经国辞“青年反共救国团”主任,李焕继任。
6月
6日国民党中常会为维持“戡乱”时期贪污治罪条例严惩贪污,决定该条例中第十八条不应删除。
7日台湾当局在台中举行1973年度台湾省行政会议。
27日国民党中常会做出决议,“我不受国际多元政治影响,坚持不与匪俄接触之反共国策,贯彻复国建国信心”。
7月
13日台湾 “立法院” 通过 《教育部组织法》 修正案。
14日台湾当局声明,如果日本在空运方面不与台合作,则日机经过台湾上空时,将被视为不明飞行体处理。
19日台湾当局 “行政院”决议将 “经济部物价会报” 改组为 “物价督导会报”。
30日蒋介石任命高魁元为台湾当局 “国防部”长,黎玉玺为 “总统府” 参军长。
8月
6日台湾在台北召开 “国家建设研究会”。
7日台湾“立法院”通过《戡乱时期贪污治罪条例》 修正案。
11日严家淦访问中南美洲各国。
22日台湾 “立法院” 通过 《农业发展条例》。
24日台湾 “立法院”通过 《妨害国币惩治条例部分条文修正案》。
9月
13日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台湾“立法院” 院长孙科在台北病逝。
25日蒋经国在 “立法院” 作施政报告,重申“反共到底” 的立场,声称今后对外当 “发奋图强”,“开创外交新局”。
30日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李石曾在台北病逝。
10月
3日国民党中常会提名杨亮功、刘季洪为台湾当局 “考试院” 正副院长。
10日蒋介石发表文告,再次声称“不为形势所动”,“冲破横逆,再开新局”。
同日“台湾独立党案” 发生。
18日台湾当局 “行政院”为稳定物价,再作四项 “重要决定”。
11月
8日台湾当局财经主管集会讨论能源危机问题,孙运璇呼吁自动节约能源。
11日蒋介石召见中央委员严家淦、谷正纲等九人,并提名严家淦为国民党四中全会主席团主席。
同日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中央社前社长萧同兹在台北病逝。
12日国民党十届四中全会在台北召开。15日结束。
14日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召开。
同日蒋经国召集台湾省各县市长、议长及国民党县市党部主任委员举行 “地方建设座谈”。
16日蒋经国对美国记者称,“美对历史负有责任,须保持军力维持和平”。
22日台湾当局 “行政院”通过能源节约方案四项原则。
12月
1日台北市举行第二届市议员选举。
7日台湾当局在台北举行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 第六次全体会议。
16日蒋经国提出五年内应完成九项建设计划。
25日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在台北表扬1973年度示范小组长及优秀基层干部。
31日蒋经国对 《纽约时报》记者称,国民党将坚守 “反共立场”,绝不与苏共和中共接触。 ☚ 1972年 1974年 ☛ 000022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