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策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策凌?—1750清初武官。凌亦作棱、棱,博尔济吉氏,成吉思汗直系后裔,清圣祖婿。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从师征准噶尔部,屡建战功。雍正元年(1723年)封多罗郡王,翌年率军驻阿尔泰,授副将军。雍正五年,与内大臣四格等赴楚库河,议定中俄中段边界,于布拉村订立《中俄布连斯奇界约》,又于恰克图订立《中俄恰克图界约》。雍正九年,随靖边大将军,顺承郡王锡保讨噶尔丹策零,领兵击败掠夺喀尔喀的大策零敦多卜军,进封和硕亲王,授喀尔喀大札萨克。次年,又击败小策零敦多卜对喀尔喀的进攻。旋佩定边左副将军印屯科布多,寻率兵驻乌里雅苏台。乾隆七年(1742年),分得土谢图部二十旗,建赛因诺颜部。乾隆十五年卒,谥号“襄”。 策凌?—1750清中期将领。亦作策棱、策稜,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从其祖父丹津自塔密尔归附清朝,授三等阿达哈哈番。四十五年,以康熙女纯懿公主为妻,授和硕额驸。五十九年,从征准噶尔,授扎萨克。雍正元年(1723年),封多罗郡王。二年驻阿尔泰,授副将军。五年与四格、图理琛等和俄使萨瓦签订《中俄布连斯奇界约》、《中俄恰克图界约》。九年,从讨准噶尔策零,败大策零敦多卜,晋封和硕亲王,又授喀尔喀大扎萨克。明年,败小策零敦多卜于杭爱山。十一年,为定边左副将军,又授盟长。乾隆六年(1741年),移驻塔密尔。分得土谢图汗二十旗为赛音诺颜部。十五年,卒。 策凌卫拉特蒙古杜尔伯特部台吉。初驻牧额尔齐斯河上游,隶噶尔丹。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随父率众侵喀尔喀。后在乌兰布通失败。寻遣使请降。受命人觐,授散秩大臣,隶察哈尔正白旗。 策凌? —1750成吉思汗直系子孙,清圣祖婿。喀尔喀蒙古人,博尔济吉特氏。雍正时先后封多罗郡王、和硕亲王等。雍正五年(1727年)率代表团同沙俄在边境谈判,签定《中俄布连斯奇界约》和《中俄恰克图界约》,划定了中俄中段边界。曾多次出击准噶尔叛军。 策凌?~1750清中期将领。亦作策棱、策棱,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从祖父归附清朝,授三等阿达哈哈番。四十五年,以康熙女纯懿公主为妻,授和硕额驸。雍正元年(1723年),封多罗郡王。二年,驻阿尔泰,授副将军。九年,败大策零敦多卜,晋封和硕亲王。十一年,为定边左副将军,又授盟长。乾隆六年(1741年),移驻塔密尔。 策凌❶卫拉特蒙古杜尔伯特部台吉。又作车凌、车棱。绰罗斯氏。※达赖台什曾孙乌尔衮之子。初隶准噶尔部噶尔丹。康熙二十七年(1688),随父率众侵扰喀尔喀。因在乌兰布通战役中兵败,浪迹于巴颜乌兰等地。后受喀尔喀和托辉特部台吉根敦劝召,欲内徙,闻清军驰师进击,复遁。旋以属下宰桑绰克图巴图尔率百余户至,被置张家口外,遂遣使功格额尔克至费扬古军前请降。受命入觐,授散秩大臣,隶察哈尔正白旗。 策凌?—1750凌一作棱、稜。清将领。博尔济吉特氏。喀尔喀蒙古人。成吉思汗后裔。康熙帝婿。康熙未年,出击淮噶尔部,有战功。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封多罗郡王。五年,率四格、图理琛等,与帝俄政府议定中俄中段边界,在布拉村签订《中俄布连斯奇界约》,又在恰克图签订《中俄恰克图界约》。九年,率兵击败准噶尔部大策零敦多卜军,进封和硕亲王,喀尔喀大札萨克。次年,小策零敦多卜攻喀尔喀,又为所败。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分土谢图部二十旗与他,建赛因诺颜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