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移植
肌肉移植是指随意肌的移植。肌肉可以作为整体组织移植,也可以切取肌肉的部分肌腹组织移植,或仅行肌腱组织移植。此外,还可以肌肉外表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共同移植,即肌皮瓣移植。肌肉的移植有游离移植、有蒂移植以及吻合血管或还包括神经的游离移植等方式,采用后两种方式时,必须熟悉各该肌肉的解剖,尤其是营养血管和支配神经的入路及其分布。
肌肉游离移植 可用于肌肉的整体,或仅为肌肉的部分肌腹或肌腱组织的移植。肌肉长时间失去神经支配,必将发生进行性萎缩,失去直接供血,终将坏死而由瘢痕组织所替代,所以临床上既往很少行肌肉整体的游离移植。近年来发现,对于一些短小而较薄弱的片状肌肉,如预将其运动神经切断,2~3周后,再行游离移植使贴附在正常的肌肉上,则不仅易于成活,且能恢复一定程度的运动功能。实验结果证明,这是由于截断神经后,肌肉内各种酶的含量重新进行调整,降低了肌肉代谢中能量的需求,且各肌纤维周围的微血管网增加。故预将神经截断后再行移植,有利于肌肉适应一定期限的完全缺血状态,且肌肉内的神经轴索、髓鞘于截断后,经过预先的崩解清除,也有利于移植后再生神经的迅速长入和通过。目前临床上有应用趾短伸肌、掌长肌、缝匠肌等的游离移植以治疗神经麻痹、腭咽闭合不全,以及肛门或尿道括约肌失禁等的手术尝试。部分肌腹肌纤维组织的游离移植也很少应用,但肌腱的游离移植,却广泛用于手部肌腱尤其是指屈肌腱缺损的修复。一般移植肌腱取材于掌长肌或足背第二、三、四趾长伸肌腱。
肌肉有蒂移植 可用于肌肉整体或分离的部分肌腹即肌瓣或肌腱的移转。用于肌腱的移植时又称为肌腱的移位或转位。肌肉除可以肌肉的一端为蒂进行移转外,还可仅以其血管神经束为蒂形成岛状肌瓣,则移转的距离范围增大,并较灵活。肌肉有蒂移植,在临床上常用于:
❶重建肌肉因周围神经损伤、疾患以致瘫痪,或因直接创伤以致断裂缺损所丧失的功能。如颜面神经麻痹,肛门或尿道括约肌失禁等的整形修复。
❷填充骨组织或软组织的深陷缺损,并借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状况。如慢性骨髓炎死骨清除后的腔穴,慢性溃疡如皮肤放射损伤或褥疮等切除后的深度缺损的修复。此种情况下,常还需皮肤组织的修补,故亦为肌皮瓣手术的适应症。
❸再造器官。如妇女乳房再造术中乳房体的塑造,也往往需行肌皮瓣手术以同时解决需补充的皮肤之不足。
肌肉吻合血管、神经的游离移植 即将岛状肌瓣的血管神经蒂切断,与受植部位相应的血管及运动神经在显微外科技术操作下相吻合的移植。此种方式只用于肌肉整体的移植,如用胸大肌移植治疗前臂屈肌群缺血性挛缩,趾短伸肌移植或股薄肌移植治疗颜面神经麻痹等。由于手术目的在于恢复该部位的运动功能,所以术前必须经过详细检查,确认受植部位有可供吻合的适当血管,尤其是可供吻合的相应运动神经支,并且要求局部的皮肤组织必须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