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口铄金
[结构] 主谓式。 [释义] 众口一词,可以熔化金属。比喻舆论的力量强大。也形容人多嘴杂,能混淆是非。 铄:熔化。 [出处] 《国语·周语下》:“故谚曰:‘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功能、例句] ❶ 作宾语。唐弢《琐忆》:“中国有句成语,叫做‘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一次又一次的造谣毁谤,也可以将真理埋没。” ❷ 作分句。鲁迅《致李小峰》:“然众口铄金,危邦宜慎,所以我现在也不住在旧寓里了。” [附条] ❶ “众口烁金”。汉·荀悦《汉纪·景帝纪》。 ❷ “众口销金”。 汉·焦延寿《易林·巽》。 [同义] 三人成虎 积毁销骨 聚蚊成雷 [反义] 是非分明 是是非非 善善恶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