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电反应测听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电反应测听法 电反应测听法它是以声音在听觉系外周与中枢不同部位引起的生物电反应为指标的客观听力检查法。此法不仅能测定客观听阈,而且对耳聋病变的定位具有重要意义。1937年Davis等最早从一熟睡者用头皮电极记录到声音所诱发的电位,称K复合波。因声诱发的电位极微弱,易为脑电、头部肌电及环境中各种干扰电波所掩盖,因此,直至电子计算机问世后,通过叠加技术才能将声诱发电位清楚地显示出来,并加以记录,使它发展成为临床上较为有用的测听技术。 图1 正常人耳蜗电图(外耳道电极记录) 图2 电反应测听装置的方框模式图 电反应测听法的主要测定项目: (1) 耳蜗电图: 主要以CM和AP为指标。如CM消失则示耳蜗病变。如CM正常而无AP则示病变在神经。AP反应阈和主观听阈相差约5~10dB,因而此法可用于客观听阈测定,特别是在婴幼儿。如AP反应阈明显优于主观纯音听阈,则示病变在脑干或更高中枢,多为小脑脑桥角病变(图3)。因放置电极有疼痛,测验时一般需局麻(成人)或全麻(儿童),此为其缺点。
(3)声动反射:它是用声刺激引起耳后肌反射性收缩所产生的电活动(潜伏期12~15毫秒)为指标的测听法。它的阈值较高, 个体差异较大, 用来测定客观听阈欠准确。
(4) 皮层诱发电位测听法: 是以皮层慢反应为指标的测听技术。受试者应清醒,思想集中,可嘱其静坐看书。若为儿童,则须用镇静剂或全麻,但反应不可靠。较典型的正常皮层诱发电位按顺序为P1,N1,P2及N2等正一负一正一负4个波。因可使用短纯音为刺激声来测定各种频率的阈值,故可提供完整的听力曲线,全面地反映听力情况。但在十分需要用客观指标测听的儿童中,全麻常影响其正确性,且皮层诱发电位受精神因素等影响较多,故目前少用。 ☚ 阻抗测听法 耳神经学 ☛ 电反应测听法 电反应测听法electric respond audiometry声波在耳蜗内由毛细胞转化成神经冲动,沿听觉通路传到大脑,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生物电位,称为听觉诱发电位。用记录出的这些电位变化做为指标,判断听觉通路各个部分功能的方法,叫电反应测听法,它是一种不需要受试者作主观判断与反应的客观测听法。 听觉诱发的生物电位种类较多,目前应用于临床测听者有耳蜗电位和脑干电位、中潜伏期反应及皮层电位等,它们都极微弱,常被人体的许多自发脑电、本底噪声与交流电场等所掩盖,需要利用电子计算机叠加技术,在隔音屏蔽室内,保持受检者安静状态下,方能清晰地记录到。 ☚ 声阻抗-导纳测试法 耳蜗电图描记法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