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联合国国际技术转让行动守则草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联合国国际技术转让行动守则草案本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许多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率先提出制订一项大于技术转让的国际行动守则 (简称守则)。1974年5月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通过决议,要求制订一项符合发展中国家普遍需要的技术转让国际行为守则。从此,制订守则的工作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主持下拉开序幕。至今,虽然守则谈判历时十余载,却仍未通过定稿,但谈判所取得的成果清楚地反映在守则草案中。截至1985年6月5日第六届会议结束时的守则草案的基本内容有: (1) 守则普遍适用于一切国际技术转让交易,既适用于技术转让交易的所有当事人,也适用于所有国家和国家集团,而不论其经济和政治制度及其发展水平。(2) 列有14项限制性条款,这些条款属于当事人有义务不规定在技术转让交易合同中的条款。(3) 技术转让交易的当事人在合同谈判阶段和合同有效期间应共同承担担保责任和义务。(4) 给予发展中国家特殊待遇。草案规定要求发达国家通过一般的政府政策,由本国政府和本国企业或机构采取的具体措施; 要求发达国家政府在进行发展援助与合作的计划时,为响应发展中国家的具体要求所采取的行动; 要求发达国家政府鼓励并设法奖励本国企业和机构,在发展中国家作出特别努力。 联合国国际技术转让行动守则草案 联合国国际技术转让行动守则草案联合国负责制定的有利于发展国家的国际间技术转让必须遵守的规则。在国际技术转让中,西方发达国家的垄断企业往往凭其经济、技术上的优势地位,对技术接受方,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接受方,施加各种不合理的条件和限制,使发展中国家不能以公平合理的条件取得发展本国民族经济所需要的技术。这种情况理所当然地引起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不满和反对。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强烈要求下,联合国大会第六次特别会议于1974年5月1日通过决议,决定着手准备起草一项有关国际技术转让的行动守则。1975年9月16日,联合国大会又通过决议,要求各国合作制定一项符合发展中国家特别需要的关于技术转让的国际行动守则,并指定由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负责这一起草工作。1978年10月,完成《国际技术转让行动守则草案》并正式提交联合国贸发会议第五届会议进行讨论。由于各国分歧很大,没能达成协议,因此这项行动守则草案至今未能获得通过。但行动守则一旦通过生效,将会对国际间的技术转让交易产生重大的影响。1981年4月10日的《国际技术转让行动守则草案》共分为10章。主要内容包括: (1) 序言,主要是申明制定《行动守则》的宗旨和目的。明确提出发达国家在技术转让方面必须给予发展中国家以特殊的待遇;提出了行动守则的性质。(2) 目标和原则,明确规定行动守则的目标是为国际技术转让“制定普遍、平等的标准”; 确定的原则: ☚ 国际技术转让法 商标注册条约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