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申徒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申徒Shēntú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❶郑樵将其归入“以地为氏”之列。其注引《风俗通》云:“本申徒氏,音意改为申屠氏。”(按:《姓氏考略》引作“本申屠氏,随音改申徒氏。”)
❷ 《姓氏考略》据《庄子》注云: “汤时有申徒狄。” 汤,即商汤; 申徒狄,当为申徒氏之始。狄,夏商时人,汤以天下授之,耻不以义闻,负石自沉於河而死。亦作司徒狄。
❸又注云: “申徒,楚官号,以官为氏。”
春秋时有申徒·嘉,与郑子产同师于伯昏无人。

申徒

(1次) 人名。即申徒狄。殷末之贤臣。谏纣王而不听,不忍见纣之乱,遂负石自投于河。悲~之抗迹《章·悲》
另见[露申]

申徒shēn tú

古姓氏。《悲回风》中指申徒狄。申徒狄,大约为战国初年贤士、忠臣,因为不满昏君乱世而投河自杀。《九叹 ·惜贤》:“申徒狄之赴渊。”王逸注:“申徒狄,贤者,避世不仕,自沈赴河也。”《庄子·盗跖》亦有:“申徒狄谏而不听,负石自投于河,为龟鳖所食。”清徐文靖《管城硕记》云:“《韩诗外传》曰:‘申徒狄非其世,将自投于河。崔嘉闻而止之曰:圣仁之人,民之父母也。今为濡足不救溺人,可乎? 申徒狄曰:若桀杀龙逢,纣杀比干,而亡天下;吴杀子胥,陈杀泄冶,而灭其国。非无圣者,不用故也。遂负石而沉于河。’韦昭曰:六国时人。”泄冶见《左传·宣公九年》,为陈灵公所杀。其中提到最迟者伍子胥,亦春秋末年人,故韦昭定为六国时人。旧说以申徒狄即司徒,“申”通“司”。《史记·留侯世家》:“项梁使良求韩成,立以为韩王,以良为韩申徒。”裴骃集解引徐广曰:“即司徒耳,但语言讹转,故字亦随改。”韩国此前并无申徒之官,此楚项梁所置也,似随楚俗。1978年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楚简中有“左徒”之名,汤炳正《左徒与登徒》一文言“”即“升”字,典籍中也作“登”。升徒有左升徒、右升徒,简称左徒、右徒。(见其《屈赋新探》;并参赵逵夫《左徒·征尹·行人·辞令》,见《屈原与他的时代》。)申徒狄最早见于《庄子·大宗师》与《盗跖》。又其负石投河而死,亦是南方楚人习俗,因自幼习水性,不如此不能自沉。则其为战国初年楚人。《悲回风》:“悲申徒之抗迹。”

申徒shēn tú

司徒的别称。《史记·留侯世家》:"项梁使(张)良求韩成,立以为韩王,以良为韩申徒。"注:"徐广曰:即司徒耳,但语音讹转,故字亦随改。"司徒即宰相、丞相,佐国君掌国政。详"司徒"条。

申徒

官名。《史记·留侯世家》:“项梁使良求韩成,立为韩王,以良为韩申徒。”集解:“徐广曰:‘即司徒耳,但语音讹转,故字亦随改。’”此申徒设于秦楚之际,可能韩国原来就有申徒之官。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4: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