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经济学研究生物工程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规律的科学。 生物工程是指将生物体本身或生物体的机能 (包括基因工程改造或组建的生物),应用于其他技术领域的一个技术体系,主要包括遗传工程(或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生物工程学与信息科学、材料科学并列为当代三大前沿科学。有人预言它将导致工业调整和结构改革。 生物工程经济学以生物工程应用于生产领域或非生产领域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为研究对象。生物工程的应用十分广泛,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有下列领域:(1)医药工业。可用于生长激素、甾体药物、干扰素、抗生素、维生素、疫苗、菌苗等的生产,免疫诊断药物单克隆抗体和抗癌药物的研制;(2)食品与发酵工业。可用于氨基酸、有机酸和核酸类物质的大量生产,使食用及饲料蛋白(单细胞蛋白)的质量改善和产量提高,促进酶制剂、植物激素和新型杀虫药物的研制或生产;(3)化学工业。把生物反应引进石油化学工业,可节省能源、简化设备,还可进行各类石油化学产品的大量生产,其中包括塑料、尼龙、玻璃钢以及脂肪酸、杀虫剂和除草剂等等;(4)能源。利用纤维素等植物原料发酵生产乙醇、甲烷和氢,可栽培具有高效光合作用并能生产能源的植物;(5)农牧业。可用于培育固氮作物、沙漠及寒带作物,以及抗病、抗虫、品质好、产量高的作物的育种,新品种家畜、家禽的培育等;(6)采矿工业。可用于铜、铀、锰、镍等多种金属的浸出,海水富集铀矿,提高原油的采收率等;(7)环境保护。可用于海上浮油、工业废水、城市垃圾、高分子化合物和毒物质的降解与净化等。 生物工程应用于生产,其效率可提高数千倍甚至数万倍,因此,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生物工程具有投资少、收益大、污染小的特点,其潜在的经济效益无法估量。在生物工程学作为一门新兴科学发展的同时,生物工程经济问题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从七十年代后期开始,美、日、苏、英、法、联邦德国、荷兰等工业发达国家不断增加生物工程的投资。八十年代以来,不少发展中国家也积极开展生物工程的研究和运用。生物工程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也随之逐步形成。 生物工程经济学是一门正在形成和发展中的新兴学科,它的研究内容有: 生物工程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和意义;生物工程的投资评价及效益分析;生物工程企业的生产经营; 生物工程的技术推广经济效益分析; 生物工程研究的组织和管理; 生物工程产品的价格和利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