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2.收益分配结构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2.收益分配结构 2.收益分配结构1957—1978年, 纯收入分配额占总收入的比重由1957年的59.7%上升到1978年的73.5%, 提高了13.8个百分点。 分配总额占总收入的比重最高的1972年为78.5%, 最低的1977年为73.02%; 国家税收占总收入的比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由 1957年的59.7%下降到 1978年的3.8%; 公积金占总收入的比重平均为9%, 1974—1977年公积金比重稍大, 达到10%以上; 公益金基本稳定在1.5%左右; 社员分配占总收入的比重平均达到60%, 最低的1977年, 社员分配占总收入的54.8%, 比平均水平低5.2个百分点 (见表8-1-2)。 表8-1-2 1957—1978年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结构
人民公社时期的分配,集体积累增幅最大,社员分配增长速度较快,国家税收增长速度最慢。从绝对值看,1978年和1971年相比较,总分配额和社员分配,分别增长57.9%和53.2%,平均每年递增6.7%和6.3%;集体提留增长1.2倍,平均每年递增12.1%。1971—1975年,提留增幅达1.7倍,平均每年递增15.3%;1976—1978年,提留下降,由1975年的5948.91万元下降到1978年的4902.34万元,下降17.6%,平均每年下降2.7%。分配构成:国家税收占分配总额的5%~6%,集体提留占10%~20%,社员分配占80%左右(见表8-1-1)。这一时期,劳动生产率较低,劳动日值不超过1.5元,社员年人均收入不足100元,出现了大量的超支户。1978年,全省超支户累计达到14.90万户,占总农户的31.2%,累计超支额2 207.00万元,平均每户超支148.1元。 ☚ 1.收入水平 3.粮食分配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