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2.挫折、调整阶段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2.挫折、调整阶段

2.挫折、调整阶段1958—1978年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初期,由于大炼钢铁,大办农村食堂,以及木材生产追求高指标,全省出现了第一次滥伐森林的高峰,一些近山、矮山林木毁之尤重。从1964年起,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以营林为基础,采育结合,造管并举,综合利用,多种经营”的方针,全省林业建设开始步入以营林为基础的轨道。各地办起了一批社队林场(后改称乡村林场),组织专业队伍造林育林,并带动周围群众开展造林绿化。1958—1965年,全省平均每年造林8.44万公顷,并由粗放整地造林转变到细致整地、科学栽植,提高了造林质量。“文化大革命”中,林业机构被撤并,林业科技人员下放农村劳动锻炼,部分国营林场被撤销或下放给人民公社管理,财产被平调。加之森林派出所被撤,林区木材检查站处于瘫痪状态,乱砍滥伐风再一次刮起。从70年代初开始,全省农村大兴农田基本建设,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林业建设出现了恢复发展的态势。1973年,根据林业部在南方建设杉木用材林基地的要求,在江西进行了试点,随后全省有59个县建设杉木为主的用材林基地。1976年,又有53个县建设以油茶、油橄榄、油桐为主的经济林基地。国家每年拨给江西基地造林补助经费608万元,其中:用材林基地228万元,经济林基地380万元。各基地县农民群众,每造好一片基地林,都留下一批人组建起社队林场,认真进行管理,为林业建设实现“基地化、林场化、丰产化”奠定了基础。至70年代末,全省社队林场发展到8 682个,入场农民11.79万人,经营山林面积138.9万公顷,为每年平均完成23.66万公顷的造林任务创造了条件。1974—1977年,全省杉木基地造林18.73万公顷,保存面积16.62万公顷,并营造了一批经济林。1977年,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在江西试点,首次查清江西的森林面积为546.2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30 084.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32.7%。

☚ 1.恢复发展阶段   3.快速发展阶段 ☛
0003164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4:5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