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的危害huanjing wuran de weihai
人类环境的任何异常变化,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但是,人类具有调节自己的生理功能来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环境的能力。当环境污染物进入环境超过一定限度,就会破坏人体正常机能,对人体产生危害。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它的物理、化学性质,浓度的大小,污染的方式. 进入人体的途径,以及受害者本人的生理状态等各种因素有关。根据中毒的程度以及病症显示的时间来考虑,可将损害形式分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远期效应三种情况。
若人们一次性摄入大量毒性较强的污染物质,接触者在短时间内就会出现非常清楚的症状,这种现象常称为急性或亚急性中毒。急性中毒来势凶猛,病情发展迅速,后果严重,因此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由于污染物浓度一般比较低,环境污染造成的急性中毒事件不多,较普通的是慢性中毒。人们长期暴露于某种污染物存在的环境中,环境中的污染物在人体中逐渐蓄积,最终在某一时间显出各种不同的危害症状,这就是慢性中毒。环境污染引起的慢性中毒的潜伏期长短不一,有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因为慢性中毒的潜伏期长,病情进展不明显,很容易被人忽视,而一旦出现症状时,往往是无可挽救的后果,如心血管病、癌症、畸胎等。
所谓远期效应,只是慢性中毒的一种特殊情况,它的危害结果的显示时间可能更长,例如要经过几十年时间才能从受害者本人身上出现症状,也有人要通过子孙后代反映出来,即所谓遗传效应。大多数远期效应具有致癌、致畸的性质,因而危害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