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牡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穀蔬類 > 蔬部 > 蒿葵 > 蔚 > 牡蒿 牡蒿 mǔhāo 即蔚。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草部 > 多年生 > 牡蒿 牡蒿 mǔhāo 亦稱“蔚”、“牡菣”、“馬薪蒿”、“齊頭蒿”。菊科,多年生草本。莖直立,上部為開展式分枝。葉互生,莖下部葉楔形,先端作羽狀三裂;莖上部葉線形,三裂或不裂。秋季開花,瘦果。全草入藥,亦可代茶,或晒乾焚點驅蚊。廣佈於我國各地。始載於先秦典籍。《詩·小雅·蓼莪》:“蓼蓼皆莪,匪莪伊蔚。”毛傳:“蔚,牡菣也。”孔穎達疏:“陸機《疏》云:‘牡蒿也。三月始生,七月華,華似胡麻華而紫赤,八月為角,角似小豆,角銳而長,一名馬薪蒿。’”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四·牡蒿》〔釋名〕:“齊頭蒿。時珍曰: 《爾雅》: 蔚、牡菣,蒿之無子者。則牡之名以此也。諸蒿葉皆尖,此蒿葉獨奓而秃,故有齊頭之名。”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全草 > 蔚 > 牡蒿 牡蒿 mǔhāo 即蔚。古人以爲此蒿無子,乃有牡字。其苗高出周圍衆草,乃字從蒿,故稱。 常见的草 常见的草席草:苞 藨草 茳芏 水毛花 ☚ 野草 香草 ☛ 牡蒿药名。出 《名医别录》。又名齐头蒿、土柴胡、臭艾、油蒿、脚板蒿。为菊科植物牡蒿Aretmisia japonica Thunb. 的全草。主产江苏、四川等地。微苦,凉。解表,清热,凉血。 牡蒿Japanese wormwoodArtemisia japonicaThunb.,又称香蒿、白花蒿。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生于路边荒野。分布几遍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也有分布。茎直立。叶片匙形,不裂或3裂。基生叶无托叶,茎生叶可有1~2假托叶。头状花序极多数,排列成复总状;总苞球形或矩圆形,总苞片光滑,最外层卵圆形,中间绿色、革质,边缘膜质;花有雌花、两性花之分,缘花雌性,结实,两性花不结实。瘦果,椭圆形。花果期8~11月。幼嫩时可作饲料;全草可提取芳香油,供药用;浸液可防治蚜虫、蚊、蝇、棉蚜等有害昆虫。 牡蒿mǔ hāo《本草纲目》草部第15卷牡蒿(9)。药名。 牡蒿mǔhāo中药名。出《名医别录》。别名齐头蒿、野塘蒿、土柴胡。为菊科植物牡蒿Artemisia japonica Thunb. 的全草。主产于江苏、四川等地。微苦, 平。清热解表。治感冒发热、小儿疳热、疟疾、潮热, 煎服:4. 5 ~9 克。捣敷外伤出血; 煎水洗治湿疹、风疹。本品含挥发油, 油中含玷烯、α-及β-蒎烯、柠檬烯、石竹烯、桉叶素等。乙醇或丙酮提取物在体外有抗红色毛癣菌的作用。 牡蒿 牡蒿牡蒿,又名齐头蒿、牛尾蒿、土柴胡。始载于《名医别录》。为菊科植物牡蒿Artemisia japonica Thunb.的全草。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 枸骨叶 祛风湿药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