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牡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穀蔬類 > 蔬部 > 蒿葵 > 蔚 > 牡蒿
牡蒿  mǔhāo

即蔚。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草部 > 多年生 > 牡蒿
牡蒿  mǔhāo

亦稱“蔚”、“牡菣”、“馬薪蒿”、“齊頭蒿”。菊科,多年生草本。莖直立,上部為開展式分枝。葉互生,莖下部葉楔形,先端作羽狀三裂;莖上部葉線形,三裂或不裂。秋季開花,瘦果。全草入藥,亦可代茶,或晒乾焚點驅蚊。廣佈於我國各地。始載於先秦典籍。《詩·小雅·蓼莪》:“蓼蓼皆莪,匪莪伊蔚。”毛傳:“蔚,牡菣也。”孔穎達疏:“陸機《疏》云:‘牡蒿也。三月始生,七月華,華似胡麻華而紫赤,八月為角,角似小豆,角銳而長,一名馬薪蒿。’”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四·牡蒿》〔釋名〕:“齊頭蒿。時珍曰: 《爾雅》: 蔚、牡菣,蒿之無子者。則牡之名以此也。諸蒿葉皆尖,此蒿葉獨奓而秃,故有齊頭之名。”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全草 > 蔚 > 牡蒿
牡蒿  mǔhāo

即蔚。古人以爲此蒿無子,乃有牡字。其苗高出周圍衆草,乃字從蒿,故稱。

常见的草

常见的草

席草:苞 藨草 茳芏 水毛花
芦苇:芦(~花;~絮) 苇(~子;~苕;蒹~;葭~) 萑(萑苇)乌蓲
初生的芦:
未长穗的芦:
枯黄的芦苇:黄芦
茅草:
蒿草:蒿(~枝;艾蒿;野~) 萧
牡蒿:
芭蕉:苞苴 天苴 巴苴 巴且 猼且 绿蜡 绿玉 扇子仙
香蕉的一种:甘蕉
水草:菁 蕴藻 雚蒲 雚蒻
浮萍:薸 漂 萍(水萍;青~;紫~;微~;芜~;水萍子) 水白水廉 水苏
漂流不定的浮萍:漂萍
断肠草:霜草 相思草 愁妇草

☚ 野草   香草 ☛

牡蒿

药名。出 《名医别录》。又名齐头蒿、土柴胡、臭艾、油蒿、脚板蒿。为菊科植物牡蒿Aretmisia japonica Thunb. 的全草。主产江苏、四川等地。微苦,凉。解表,清热,凉血。
❶治感冒发热,小儿疳热,衄血,肺结核潮热,咯血,疟疾,黄疸型肝炎,便血,崩漏,带下。煎服: 10~15g。
❷捣敷外伤出血; 煎水洗湿疹,风疹。牡蒿根: 煎服治风湿痹痛。全草含挥发油, 油中含玷烯、 乙酸金合欢醇酯、α-及β-蒎烯、柠檬烯、丁香烯、桉叶素、蒿属酮、蒿属醇等。又含香豆精、脱肠草素等。

牡蒿Japanese wormwood

Artemisia japonicaThunb.,又称香蒿、白花蒿。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生于路边荒野。分布几遍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也有分布。茎直立。叶片匙形,不裂或3裂。基生叶无托叶,茎生叶可有1~2假托叶。头状花序极多数,排列成复总状;总苞球形或矩圆形,总苞片光滑,最外层卵圆形,中间绿色、革质,边缘膜质;花有雌花、两性花之分,缘花雌性,结实,两性花不结实。瘦果,椭圆形。花果期8~11月。幼嫩时可作饲料;全草可提取芳香油,供药用;浸液可防治蚜虫、蚊、蝇、棉蚜等有害昆虫。

牡蒿mǔ hāo

《本草纲目》草部第15卷牡蒿(9)。药名。
【基原】为菊科植物牡蒿Artemisia japonica Thunb.的全草。
【别名】蔚(《诗经》),牡菣(《毛诗传》),齐头蒿(《唐本草》),水辣菜(《救荒本草》),布菜、铁菜子(《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土柴胡(《陆川本草》),猴掌草(《江西民间草药》),流尿蒿(《四川中药志》),臭艾、碗头青、油艾(《闽东本草》),油蒿、油蓬、奶疳药、花艾草、六月雪、老鸦青、马莲蒿、马根柴、鹅草药(《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脚板蒿(《湖南民间药物资料》),牛尾蒿、白花蒿、熊掌草(《江苏药材志》)。
【性味】苦微甘,寒。
❶《别录》:“味苦,温,无毒。”
❷《本草纲目》:“苦微甘,温,无毒。”
❸《医林纂要》:“辛苦,寒。”
❹《四川中药志》:“性平,味淡,无毒。”
【功用主治】解表,清热,杀虫。治感冒身热,劳伤咳嗽,潮热,小儿疳热,疟疾,口疮,疥癣,湿疹。
❶《别录》:“充肌肤,益气,令人暴肥。”
❷《本草纲目》:“擂汁服,治阴肿。”
❸《医林纂要》:“治口疮,除疳 ,去𧏾。”
❹《分类草药性》:“治伤寒结胸,热症发狂,补五痨七伤,治痔疮,酒毒,下血。”
❺《陆川本草》:“驱风发散,解表退热。治感冒身热头痛。”
❻《江西民间草药》:“小儿食积痞块发热。”
❼《四川中药志》:“能清血热、肝热,退潮热。治咳嗽,大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一钱半至三钱;或捣汁。外用:煎水洗。

牡蒿mǔhāo

中药名。出《名医别录》。别名齐头蒿、野塘蒿、土柴胡。为菊科植物牡蒿Artemisia japonica Thunb. 的全草。主产于江苏、四川等地。微苦, 平。清热解表。治感冒发热、小儿疳热、疟疾、潮热, 煎服:4. 5 ~9 克。捣敷外伤出血; 煎水洗治湿疹、风疹。本品含挥发油, 油中含玷烯、α-及β-蒎烯、柠檬烯、石竹烯、桉叶素等。乙醇或丙酮提取物在体外有抗红色毛癣菌的作用。

牡蒿

牡蒿

牡蒿,又名齐头蒿、牛尾蒿、土柴胡。始载于《名医别录》。为菊科植物牡蒿Artemisia japonica Thunb.的全草。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本品味苦、甘,性微寒。功能清热解毒,截疟,止血活血。主治感冒发热、肺结核潮热、疟疾寒热、乳蛾肿痛、外伤出血、便血、功能性子宫出血、经闭及疮疡、湿疹等证。感冒和中暑发热,可用本品单味煎服; 感冒风热所致的乳蛾肿痛,用鲜牡蒿与鲜土牛膝同煎,能退热消肿止痛; 如与枸杞根同煎,则可治疗肺结核引起的潮热; 对于疟疾寒热,可与马鞭草煎服。本品有止血活血之功,外用鲜叶捣烂可敷外伤出血; 揉搓塞鼻能止鼻衄; 煎服可止便血;与侧柏叶、鲜苎麻根同用,可治功能性子宫出血。治闭经及产后瘀滞腹痛,则须与桃仁、当归、川芎等活血之品配用。本品捣敷可治疮疡; 煎水作洗剂,可治疥疮、湿疹。煎服,9~15g。
实验研究: 牡蒿全草含挥发油, 内有𪻿烯、 乙酸金合欢醇酯、石竹烯、三环印须芒烯、β-葎草烯、ε-、δ-及γ-荜澄茄稀、α-和β-蒎烯、莰烯、柠檬烯、桉叶素、蒿属酮、α-侧柏酮、蒿属醇和β-波旁老鹳草烯。又含香豆精、脱肠草素、二甲基马栗树皮素、东莨菪素、异梣皮定、β-谷甾醇。
煎剂在试管内对钩端螺旋体有抑制作用。乙醇或丙酮的提取物在体外有抗红色毛癣菌的作用。

☚ 枸骨叶   祛风湿药 ☛
0000216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2:4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