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与牙槽突战伤
牙齿及牙槽突战伤多由枪弹或弹片直接撞击造成,其特点是击伤的牙齿多,牙槽突多呈粉碎骨折,损伤范围常波及1~2个区域。击断的牙齿和碎片,尚可成为继发投射物飞散而射入周围软组织中,并将污染物带入组织深部。多数有唇颊软组织伤,可同时有下颌牙齿、牙槽突及上颌骨伤,亦可有上颌牙齿、牙槽突和下颌骨伤,这与投射物的方向有关。严重的上颌牙槽突伤可并发鼻底及上颌窦穿孔。
治疗原则: 为利于战伤托牙的固定和防止口腔、鼻腔、上颌窦底洞穿,应尽量保留牙齿、牙槽嵴骨折段及其高度、腭骨水平板与上颌结节的骨组织,保留一切可利用的牙齿;牙冠折裂而牙髓暴露时,应进行牙髓治疗,并用修复材料恢复牙冠形态和功能,牙冠横断即使断面低于牙槽嵴,也应通过保守疗法保留牙根,以维持牙槽嵴的丰满和高度,这有助于覆盖义齿的固定和功能;保留一切与骨膜和软组织相连的牙槽嵴骨折段和碎骨片,特别是鼻底、上颌窦底及硬腭等部位的骨折片。清创后可用纱布块衬垫于牙槽嵴的唇颊侧,经手法复位或塑型后,妥善缝合撕裂的牙龈、前庭沟和硬腭粘膜。裸露骨面如不能作软组织缝合,可用碘仿纱条覆盖,创缘缝合几针加以固定,数日或一周后更换敷料,借肉芽组织修复创面; 牙齿与牙槽突战伤与非火器伤不同,可供作为基牙的数目较少,甚至存留极少牙齿,因此固定牙槽突方法需视伤情而定,一般以采用活动分段塑料夹板固定较好,不宜作金属丝骨缝合和牙间栓丝结扎,如牙弓内有多数基牙可利用,亦可选用金属弓形夹板固定,2~4周后改用覆盖义齿恢复咀嚼功能,防止牙槽骨因无功能刺激而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