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民无信不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民无信不立

 子贡问政。(孔)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七)
 注释
 ①政:治理国家的政事。②兵:兵器。这里指兵马。③斯:这。
 【译文】
 学生子贡向孔子询问什么是“政”,即治理国家的政事。孔子回答说:“粮食充足,兵马充足,百姓信赖。”子贡问:“如果不得已必须去掉一个,这三者中应先去哪一个?”孔子说:“去掉兵马。”子贡问:“如果不得已还必须去掉一个,这剩下的两个中应先去哪一个?”孔子说:“去掉粮食。因为自古以来,人都免不了要死(或死于战争,或死于饥饿,或死于自然);一个人如果缺乏信任,他在社会上就站不住脚;老百姓如果不信任,国家就站不住脚。”
 感悟
 在一个市场经济完善的社会里,诚信是一种信念和基本的行为准则;诚信是有价值的,不诚信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可是目前在一些地方,不诚信却有价值,而往往没有付出代价。这就是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根源。

民无信不立

意为老百姓对政府缺乏信任,国家就没有巩固的基础。

民无信不立

孔子提出的政治伦理思想。意指失去民众的信任,国家政权就不可能存在下去。语出《论语·颜渊》: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 ‘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 ‘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这一治国学说为历代思想家和政治家所重视。

民无信不立mínwúxìnbùlì

〔主谓〕 无信,缺乏信任。不立,立不起来。百姓对政府缺乏信任,政府也就不会稳固。冯雪峰《山盗和他们的旗》:“~! 咱们开会不挂自家儿旗,是公开欺骗老百姓!”
△ 用于国家政治方面。

民无信不立

见【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969页)。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1:3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