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合肥市郊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合肥市郊区

一、合肥市郊区

合肥市郊区位于安徽中部,环绕省会合肥市城区四周,辖7个镇、4个乡、1个街道,140个村(居委会)。总面积38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7千公顷。总人口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万人。1994年,农民人均收入1 890元,位居全省第一。合肥郊区地处江淮分水岭南侧,系丘陵至平原区的河谷地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有南淝河、十五里河、四里河及淠史杭滁河干渠贯通。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5.7℃,年均降水982.6毫米,无霜期227天。土壤类型多样,以有机质含量低、少磷少氮的黄棕壤土和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水稻土为主。
1994年,合肥郊区粮食总产量6.89万吨;蔬菜总产量14.6万吨,上市量11.68万吨;开挖精养鱼塘206.7公顷,特种水产品养殖面积33.3公顷,水产品总产量4 856吨;大牲畜存栏6 594头,生猪存栏58487头,家禽存栏288.08万只。森林覆盖率11.4%,1992年,被评为全国平原绿化达标县(区)。全区专业技术人员9 537人,其中高中级职称4034人。1990年以来,取得科技成果20多项,其中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5项。有各类学校136所,在校学生6万人。1993年,合肥郊区被授予“安徽省基础教育先进县(区)”称号,1994年,通过安徽省“两基”评估验收。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48个,区、乡两级卫生技术人员348人,1992年,被国家评定为初级卫生保健基本达标县(区),1994年,创建了全国首家乡镇级“爱婴医院”。人均住房面积26.5平方米,其中砖瓦楼房占95%。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合肥郊区乡镇企业得到迅速发展。1979年,全区投产的乡镇企业共607家,总产值4653.22万元。1990年,全区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85 189万元。1991年以来,乡镇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一年上一个台阶。1991年,在大灾中奋起,乡镇企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亿元,达到12.48亿元,比上年增长39%,实现利税8200万元。1992年, 乡镇企业总产值25.1亿元,利税总额2.04亿元,跃居全省榜首。1993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61.3亿元,比上年增长138.3%;实现利税6.2亿元,比上年增长2倍多,进入全国乡镇企业百强县(区)行列。1994年,又实现了“过百亿”的目标,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110.5亿元,营业收入102亿元,实现利税12.1亿元,涌现了2个20亿元乡镇,2个10亿元乡镇,30个亿元村,5家亿元企业。
合肥郊区发展乡镇企业的主要做法是:
(1) 以乡镇企业为主体,探索城郊型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❶坚持城乡一体化,把服务城市作为重要任务,利用城市的企业、市场、土地级差等优势,主动与城市大工业攀亲联姻,发展一批紧靠国营大工业的联营企业。
❷坚持走种养加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发展路子,重点兴办集体企业。
❸坚持科技兴农、兴工,利用合肥科技、人才优势,引进人才,选送培训,推进郊区乡镇企业的科技进步。
❹利用城市郊区的地理优势,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允许近郊乡镇发展房地产业,带动建筑业、建材业的发展。
(2) 不断完善乡镇企业发展的激励机制。1991年6月,中共合肥市郊区委员会、合肥市郊区人民政府就深化企业改革、实行扶持政策、建立激励机制等方面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乡镇企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共43条, 《规定》提出:每年开展评选区“农民企业家”活动;设立“明星企业”奖和“优秀厂长(经理)”奖等7项奖励;建立企业退休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实行乡镇企业干部、职工退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定期体格检查制度等。1992年12月,中共合肥市郊区委员会、合肥市郊区人民政府制定《关于建设“明星工程”的意见》。《意见》规定在继续落实43条“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对列入“明星工程”规划的村和企业给予优惠,并制定奖励措施。
(3)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区情出发,确定发展近郊,推进中郊,开发远郊。近郊乡镇经济发达,实力雄厚,重点在稳步发展现有产业的基础上,上规模、上水平、上等级、上效益,在全区率先翻两番,达小康;中郊乡镇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立足现有基础,加快步伐,尽快缩小与近郊的差距;经济基础薄弱、条件较差的远郊乡镇,因地制宜,走种养加、农工商综合发展的路子,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
(4)强化管理,深化改革。
❶所有集体企业一律实行集体承包经营责任制,包生产经营任务,包税收和上缴利润,包企业提留,包产品质量、技术改造、安全生产,包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的增值,对精神文明建设负全责。
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分配上推行计件工资或岗位技能工资,落实企业干部聘任制和职工劳动合同制的签订以及“两金”的收缴和管理工作,使企业和干部职工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命运共同体。
❸深化内部机制,强化企业管理水平,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更好地发挥乡镇企业的机制优势。
❹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对乡镇办的企业和区属企业以推行股份合作制作为改革的重点和转机建制的突破口。到1994年底,全区已完成转制企业355家,其中股份合作制企业135家,总股本达1.4亿元,吸收个人股2 900万元; “小微亏”企业租转并卖196家,外资嫁接15家。

☚ 第二节 县(市)农村经济   二、当涂县 ☛
0000308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0: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