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正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上) > 廷署部 > 朝廷 > 正牙 > 正衙 正衙 zhèngyá 同“正牙”。 正衙朝廷正式朝会听政的地方。 正衙宋神宗熙宁三年以前,皇帝御文德殿称“入閤”,其实为正衙。正衙,唐旧仪为皇帝在前殿(外朝)坐朝,百官朝见,设仪仗、卫队,礼仪隆盛。熙宁三年正名,以御文德殿(前殿)为“正衙”。《宋会要·仪制》4之3:“正衙之设,谓之外朝,凡群臣辞见及谢,先诣正衙见讫。”同前书1之30:“(熙宁三年六月九日)裁定朔、望文德殿仪,以备正衙视朝之制。”《文献通考·王礼考》3《朝仪》:“(熙宁三年)诏学士院详定〔正衙〕仪注。学士韩维等以入閤图增损裁定,上〔正衙〕仪曰:‘……前一日,有司供帐于文德殿。其日,左右金吾将军常押本卫仗,判殿中省官押细仗,先入殿庭,东西对列;文武官等分东西序立;诸军将校分入,北向立……。帝辇至文德殿后,閤门奏班齐,帝出,殿上索扇,升榻,鸣鞭;扇开,卷帘,仪鸾使焚香,喝文武官就位,四拜起居。……应正衙见、谢、辞文武臣僚,并依御史台仪制唤班。……’”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