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楚辞文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楚辞文化 楚辞文化楚辞学专著。今人萧兵撰。此书为作者所撰写的《楚辞研究》系列论著之一。其中心内容是探讨有关《楚辞》与民俗文化的关系问题。萧氏认为要弄清楚辞作为文化的特质,就必须把楚辞放在楚国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发展序列里,放在先秦乃至整部中国上古史物质、精神文化发展序列里,放在一切相关性、类缘性文化现象及其发展变化的序列里加以考察和探讨。此书主要论述楚文化、楚辞文化是一种有本土基础的多元文化,可以用“西源东流,南下北承”来概括其演化脉络,即根源于西北,成长于东南。全书包括九节:(一)楚辞文化与西北文化。(二)楚辞文化与东部文化。(三)楚辞文化与南方文化。(四)楚辞文化与西南文化。(五)南国的巫觋文化与楚辞。(六)南国的巫官:灵保、灵修、莫敖。(七)《梼杌》和《美洲虎》:以图腾命名的史书。(八)《山海经》与四方文化。(九)屈原的出现;文化的聚合效应。作者意欲“更新”楚辞学,书中多有新解,立论大胆,然论据有时薄弱。此书199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收入李泽厚主编之《美学丛书》。 ☚ 九歌与沅湘民俗 屈原论稿 ☛ 楚辞文化 楚辞文化楚辞研究专著。今人萧兵著。萧兵,原名邵宜健,福建福州人。1933年生,自学出身,现任江苏淮阴师专中文系教授、中国社会调查所人类学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长江文明丛书》副主编、中国屈原学会理事。萧氏致力于《楚辞》的民俗神话学研究,有楚辞研究系列著作5种。本书被著名美学家李泽厚收入其主编的《美学丛书》,前有李泽厚《美学丛书序》、萧氏《自叙》。正文分9大题76小题,广泛研究《楚辞》与民俗文化的关系问题,主要论述《楚辞》文化与西北文化(楚图腾的痕迹构造)、东部文化(太阳崇拜系统)、南方文化(土著性与外向性)、西南文化(黎、苗、濮、巴)、巫觋文化、泛楚文化、四方文化的渊源联系。作者提出,楚文化是既承袭中原文化、又有深厚本土基础的多元文化,是上古四大集群文化通过黄河流域中原文化集聚、中介、传递,通过长江流域江汉文化融汇、改造、消化,在春秋战国时代楚国国土上开花结果的“高级文化”,可以用“西源东流,南下北承”来概括它的演化脉落。而屈原和楚骚的出现,是文化史和战国时代学术文艺发展的聚合效应和必然结果,而且跟屈原个人的遭遇、天才、学识和性格是分不开的。全书视野开阔,兼容百家,语言流畅,有较强的可读性。1990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 楚辞今读 楚辞订注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