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世纪末全省农村可基本实现小康
江苏实现小康的难点在农村,农村的难点在淮北。90年代,省委、省政府制订了一系列加快淮北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从政策、资金、教育等方面实行开发式扶贫,加上淮北地区广大干群自强不息的努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已取得明显进展。“八五”时期,淮北5市农民收入有较大幅度提高。根据中国小康标准监测中心公布的农村小康标准测算,1995年淮北农村小康综合评价得分68.22分;基尼系数、钢木结构住房比重、服务消费支出比重、电视机普及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用电户比重、享受社会五保人口比重和万人刑事立案数等8项指标达到小康标准,这表明淮北农村小康实现程度已达2/3略强。
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未来的10多年将全面完成淮北地区1997年基本消除贫困人口、2000年实现小康、2010年初步实现现代化的三步战略目标。根据分析,淮北农村本世纪末全面实现小康,部分县乡虽然难度较大,但整体目标可如期实现。主要是扶贫力度加大,省委连续派遣工作队帮助贫困县乡发展经济,苏南发达地区、省级机关、高等院校、企业集团与贫困县“五位一体”进行挂钩帮扶;资金投入增加,省级投入有偿、无偿资金将保持在4亿—5亿元的水平,重点支持农业、多种经营、农副产品加工和骨干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大为改善,全面实施了淮北通电、中低产田改造和农村改水三项工程,将大大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淮北地区在实现中已经形成了符合实际的发展思路,干群奋发图强,致富奔小康的愿望十分强烈。本世纪末江苏全面实现小康的目标是有把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