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杨韦事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杨韦事变

亦称“杨韦内讧”。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严重的政治斗争事件。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江苏南京)后,天王洪秀全虽在主观上急于加强王权,而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却急于政事,深居简出,讲求帝王和宗教仪制,贪于宫廷里奢华生活,把大权交给杨秀清。杨独揽太平天国大权,居功自傲,专横跋扈,挟制天王洪秀全,节制诸王,力求与洪秀全分享权力。咸丰六年(1856年),太平军击溃包围天京的江南、江北大营,天京威胁暂时解决,杨乘机利用“上帝附身”和“天王代言人”身份,逼洪秀全至东王府,封其万岁。洪秀全面对杨秀清逼封,一面假见其要求,一面密令韦昌辉从江西带兵回天京讨伐杨秀清。同年八月三日(1856年9月1日)深夜,韦昌辉部三千人返回天京,包围了东王府。次日拂晓杀杨秀清及其部众多人。后洪秀全又下诏宣布“韦氏罪状”,谴韦滥杀无辜。不久,翼王石达开自武昌返京,对韦昌辉暴行极度不满,韦又欲下毒手,石达开“见事机不好”连夜缒城出逃,家中老小被害。石达开抵安庆后,起兵讨韦,“以清君侧。”并宣称:如得不到韦昌辉之头,即班师回朝攻灭天京。由于石达开大兵压境和朝内群臣反韦,加上韦昌辉举兵围攻天王府,妄图夺取太平天国最高统治权,于是洪秀全下令杀死韦昌辉和秦日纲。石达开回京辅政,加封为“电师通军主将义王”,管理政务。因洪秀全怕石权力扩大“不授以兵事,”因此,封长兄洪仁发为安王,次兄洪仁达为福王,以牵制石达开。咸丰七年五月(1857年6月)石达开负气离开天京走往安庆,途中发出布告。他的布告,博得不少人的同情和支持。未几,洪秀全削去两兄王爵,表示尽去前嫌,但石达开不理,旋在皖赣带走二十万太平军的精锐部队,给太平天国革命带来严重的损失。

杨韦事变

即“天京事变”。

杨韦事变

清代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严重的政治斗争事件。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天王洪秀全在政治生活中怠于政事,深居简出,讲求帝王和宗教仪制,贪恋宫廷里奢华生活,把大权交给杨秀清。杨独揽大权,居功自傲,专横跋扈,挟制天王洪秀全,逼洪秀全至东王府,封其万岁。洪秀全面对杨秀清逼封,一面假应其要求,一面密令韦昌辉带兵讨伐杨秀清。咸丰六年(1856年)九月一日深夜,韦昌辉部3000人包围了东王府。次日拂晓杀杨秀清及其部众多人。后洪秀全又下诏宣布“韦氏罪状”,谴责韦滥杀无辜。翼王石达开自武昌返京,对韦昌辉暴行极度不满,韦又欲下毒手,由于石达开大兵压境和朝内群臣反韦,加上韦昌辉举兵围攻天王府,妄图夺取太平天国最高统治权,洪秀全下令杀死韦昌辉,事变遂平。

杨韦事变

杨韦事变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的流血斗争事件。1856年秋,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东王杨秀清自恃功高,强逼天王洪秀全封他为“万岁”,领导集团内部矛盾激化。洪秀全密诏韦昌辉、石达开等回京。9月1日深夜,韦昌辉从江西带兵回京,先后杀死杨及其家属、部众两万多人。石达开闻讯,从湖北赶回天京,要求停止滥杀。韦又欲杀石;石逃,其家属被韦所杀。石到安庆后起兵讨韦。11月,天京官兵上下同心,杀死韦昌辉及其党羽。洪秀全召石达开回京辅政,同时任用长兄洪仁发、次兄洪仁达进行牵制。1857年6月,石达开因洪秀全猜忌为避祸离京,带领精锐部队20万人单独行动。这次事变给革命造成严重危害,是太平天国革命走向衰败的转折点。

☚ 太平军西征   资政新篇 ☛
0000179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3: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