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的美学思想lizhi de meixue sixiang
李贽(公元1527—1602年),原名载贽,号卓吾,又号温陵居上,明代思想家、文学家,著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等多种著作。童心说是李贽的基本观点。所谓“童心”,在李贽看来,就是“真心”或“赤子之心”。他认为,只有具有“童心”的人,才能写出天地间的至文来。而只有排除了“道理闻见”的蒙弊,才能恢复“绝假纯真”的“最初一念之本心”。所谓“道理闻见”,在李贽那里主要指六经、《语》、《孟》等儒家经典。根据这种童心说,李贽主张“发愤著书”,强调作家应该摆脱世俗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把自己对于社会生活的真实感受和真实见解写出来。因此,李贽又提倡“自然之为美”,反对“中和之为美”,要求情感自然流露,不受理的束缚,要求文章达到“使见者闻者切齿咬牙、欲杀欲割”的效果。显然,李贽的童心说反映了当时人们要求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对明清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