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朱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朱亥zhū hài指为人解难济困的义士。《史记·魏公子列传》:魏公子信陵君欲取代将军晋鄙率军救赵,隐士侯赢推荐自己朋友屠者朱亥同前往,“于是公子请朱亥。朱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遂与公子俱。…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高适《古大梁行》:侠客犹传朱名,行人尚识夷门道。元稹《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屠过隐朱亥,楼梦古秦嬴。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既知朱亥为壮士,且愿束心秋毫里。 朱亥戰國魏大梁人,有勇力,隱於屠肆。侯嬴薦之于公子無忌。秦兵圍趙,無忌欲救之,使亥袖四十斤鐵椎,擊殺統帥晉鄙,奪其軍,遂退秦兵存趙。見《史記·魏公子列傳》。蔡邕《述行賦》:“哀晉鄙之無辜兮,忿朱亥之篡軍。” 朱亥 【出典】 《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侯生谓公子曰:‘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公子将往救赵,“朱亥笑曰:‘……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遂与公子俱。”参见“击晋”条。 【释义】 朱亥是战国时魏国的壮士,隐于大梁为屠者,受到信陵君礼遇,曾椎杀魏将晋鄙,助公子夺晋鄙军救赵。后世用以喻指隐于市井的侠义之士。 【例句】 ①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李白《侠客行》1688)这里借朱亥衬托虚构的侠客,以表示豪侠间的交往。②既知朱亥为壮士,且愿束心秋毫里。(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1781)于狄为大梁隐士,这里以大梁壮士朱亥相比拟。③朱亥已击晋,侯嬴尚隐身。(李白《送侯十一》1800)这里用“朱亥已击晋”反衬侯十一仍隐居未出。④今来不是无朱亥,谁降轩车问抱关。(汪遵《夷门》6955)这里咏朱亥以切夷门感怀,感叹再无魏公子那样的人能够礼贤下士,暗有以朱亥自况之意。 朱亥❶指战国魏壮士朱亥。唐汪遵《夷门》诗: “晋鄙兵回为重难,秦师收旆亦西还。今来不是无朱亥,谁将轩车问抱关。” 朱亥 朱亥战国时魏国的勇士,以屠为业。秦围赵邯郸,魏遣晋鄙率军救赵,鄙因惧秦兵,逗留不进。信陵君即以计盗兵符,谋帅魏军救赵,又虑晋鄙不肯受代,致事机泄露。乃因侯生荐,偕朱亥赴晋鄙军。至军,鄙疑有诈,亥即铁椎击杀晋鄙,魏师遂进破秦军。后出使秦国, 自绝其喉而死。 ☚ 宛冯 育获 ☛ 朱亥战国魏人,以屠宰为业。秦国攻赵之邯郸,魏遣晋鄙率兵救赵,因惧秦兵,逗留不敢进。信陵君既以计盗兵符,帅魏军,又虑晋鄙不肯受代,侯生荐朱亥偕行。至军,鄙疑有诈,亥即以铁椎击杀之,遂进军破秦师,解邯郸之围。见《史记·魏公子列传》。 朱亥战国时魏人。有勇力,隐于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 为屠,与侯赢友善。魏安釐王十九年(前258),信陵君窃兵符救赵,朱亥由侯赢推荐,随信陵君北上邺(今河北临章西南),合符时以四十斤铁椎击杀魏将晋鄙,助信陵君夺得兵权。次年,魏军击退秦军,遂解邯郸之围。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