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无贵风轨,莫益劝戒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无贵风轨,莫益劝戒 无贵风轨,莫益劝戒语出刘勰《文心雕龙·诠赋》:“然逐末之俦,蔑弃其本,虽读千赋,愈惑体要;遂使繁华损枝,膏腴害骨,无贵风轨,莫益劝戒。此扬子所以追悔于雕虫,贻诮于雾縠者也。”是关于赋文学干预社会政治、道德生活,宗法儒家经典的本质功能规定。刘勰在文章本体论上倡导“宗经”,运用到赋论上,则主张赋以儒家文化为自己思想内容的宝库,赋家在此基础上应做到文质彬彬,形式之美与内容之善相统一:“文虽新而有质,色虽糅而有本,此立赋之大体也。”至于后人效法楚辞汉赋,或专摹其华,必丧其实,辞赋移风易俗、劝戒君王的作用亦将损伤殆尽。所以,刘勰认为,扬雄对辞赋的批判正是由此引发的。 ☚ 【四画】 艺概 ☛ 无贵风轨,莫益劝戒 无贵风轨,莫益劝戒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主张“丽词雅义”,认为形式上过分雕琢而内容上贫乏的赋篇“无贵风轨,莫益劝戒”,就是说竞尚艳藻,就会导致淫辞害义,这对建立风教轨则没有益处,也不利于进行规讽劝戒。“赋者,古诗之流也”(班固《两都赋序》),它“受命于诗人,而拓宇于《楚辞》。”(刘勰《文心雕龙·诠赋》)其形式虽与诗有了很大区别,但其轨则仍同诗保持一致。诗的功用被概括为“风教”,“风教”强调教育感化作用,以表现礼义道德等内容为轨则,把文学作品当做安邦治国的工具。对弘博丽雅的赋的要求也不例外,如果做不到“丽以则”,而是“丽以淫”(扬雄《法言·吾子》),就丧失了这种功能,无助于建立风教轨则。诗的风教体现在“美刺”,赋的风教体现在“讽谏”,“讽”与“风”互通,讽谏提倡微词托意,委婉劝戒,将下情闻知于上层统治者。班固便以有无讽谏之义来鉴别赋的高下,他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大儒孙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皆作赋以风,咸有恻隐古诗之义。其后宋玉、唐勒,汉兴枚乘、司马相如,下及扬子云,竞为侈丽闳衍之词,没其风喻之义。”刘勰赞同扬雄、班固的观点,强调赋应继承诗的风雅精神,突出自身的讽谏作用,来纠正六朝文艳用寡、浮靡虚夸的风气,对赋的创作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 英雄之士,不工篆刻 繁华损枝,膏腴害骨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