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现代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一个基本的教育问题,还是一个重要问题。在原始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是浑然一体的;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体脑分工,教育和生产劳动脱离、隔绝;进入现代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以来,科学技术从生产劳动中独立出来,产生了建立在技术基础上的现代工业,劳动者必须接受学校教育,这样,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便成为现代教育的必然。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在文艺复兴之后,思想家莫尔、经济学家贝勒斯、教育家裴斯塔洛齐和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等人都有过若干论述;马克思恩格斯考察现代大工业发展的现实与趋势,科学地论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具有革命性技术基础的现代工业是教劳结合存在的社会前提,现代科学是教劳结合的基础,现代学校是教劳结合实践的机构,综合技术教育是在文化与科学教育基础上的一般技术知识与技能的教育,是劳教结合的重要形式。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也不断发生变化:最初,主要是初等教育与以体力劳动为主的生产的结合;20世纪以来,已越来越扩展为中等教育和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生产劳动的结合;现在,正在向终身教育与社会整个生产、生活相结合过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当今一个世界性问题,各国都在积极探索。

☚ 教育的科学决策   农科教结合 ☛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jiaoyu yu shengchan laodong xi-ang jiehe

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基本原理之一,是改造现代社会、改造人、促进社会生产发展、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特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欧文在工厂为工人办学校的实验,表明了“从工厂制度中萌发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式,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30页)思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也明确地指出:当社会成为全部生产资料的主人,可以按照社会计划来利用这些生产资料的时候,也就是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之后,社会主义社会有计划地进行生产的时候。旧的生产方式必须彻底改革,特别是旧的分工必须消灭。这时,“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的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民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315页)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在这里提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式和途径,这就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它不仅是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也是提高社会生产、逐步消灭三大差别,建设社会主义和将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重要措施。马克思把改造旧社会和建设新社会、改造人和培养人的历史任务都纳入到这一基本原理之中。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原理,对其做了全面和精辟的论述,指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的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化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列宁全集》,第2卷,第413页)列宁在这里不仅阐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建立未来社会理想的重大意义,而且对生产劳动和教学、教育的结合也作了全面论述,既要求学校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又要求生产者在工作岗位上要努力学习,把生产和教学结合,以实现普遍的生产劳动同普遍的教育相结合。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教育和生产劳动都要求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紧密结合起来。只有二者结合,教育才能通过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的过程,变可能的劳动力为现实的劳动力,为生产服务,成为生产的准备阶段。只有二者结合,生产劳动才能具有鲜明的智力性,不断提高效率。它们的结合点或联结点是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生产有赖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引入,现代教育的发展就成为现代生产的客观要求。只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使它们都能达到科学知识和现代技术水平所要求的高度。现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已经成为提高社会生产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强有力的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把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发展教育事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一贯遵循的原则。1958年,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指示,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提出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的指示。1981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又提出“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更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个方针。

☚ 劳动教育   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 ☛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Jiaoyu yu shengchanlaodong xiangjiehe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的有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人的全面发展规律的科学揭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来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与智育、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同样指出,当旧的生产方式彻底变革之后,“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即体力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改造资本主义社会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也是培养体脑结合的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同时,亦是造就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不可或缺的手段。马克思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以对旧式分工导致人的片面发展的批判为出发点,以对私有制下劳动异化的批判为契机,对教育与生产劳动关系的历史考察。马克思认为,社会分工的片面化,必然使人“只能牺牲其他一切特性而单方面地发展某一种特性,如果生活条件只提供给他发展这一种特性的材料和时间,那么这个人就不能超出单方面的、畸形的发展”。这种片面的畸形的发展伴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在手工工场制度下得以延续,而在资本主义大工业条件下,人的片面、畸形发展达到顶点,工人“被当作活的附属物并入死机构”。随着大工业生产技术基础的不断变革,社会分工不断革命,尤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劳动的变换、职业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的客观要求通过教育而得到实现,使人趋向全面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简单的相加,而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生产的有机结合。列宁在《民粹派空洞计划的典型》一文中指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的过程中,正确认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邓小平教育思想   全面发展教育 ☛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Jiaoyu yu shengchanlaodong xiang jiehe

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内容之一。它作为一种理论,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资本主义大工业产生和发展阶段的产物。简言之,原始社会没有专门的学校教育, 有限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知识、技能是在生活中,主要是在生产劳动中靠言传身教传授的。也就是,教育与生产劳动是相交织在一起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有了专门的学校教育,目的是培养“劳心者治人”的统治者,学校完全与生产劳动相分离。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自由上升时期,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伴随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引起了社会生产的大发展,诞生了资本主义大工业。这就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供了必要和可能。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无产阶级立场出发,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原理。当代科技进步使生产发生了重大变化,把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救出来,这一巨大变化同样对教育提出新要求。
当代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可能停留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水平上,它具有新的特点:
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一条原则,受到了全世界,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普遍重视。
❷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程度空前紧密。因为要发展当代生产,必须“教育先行”。
❸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教育本身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从宏观到微观,即从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结构直至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都发生了变革。
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形式多种多样。总之,当代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比马克思所处时代大大地向前发展了。
我国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70年中,有很多成功的经验。首先,必须认真深入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并使具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在具体实施时,决不能把它当教条,机械照抄,不敢越雷池一步。其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必须与我国经济的现状和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当前要从我国处于生产力不很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出发,教育必须与手工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也正因为今后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急需大批较高水平的技术人才,所以我们的教育必须尽量创造条件使教育与现代化的生产相结合。再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进行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培养一代新人的重要途径。在劳动中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责任感、同情心、尊重他人的劳动等的好品质。为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还必须把技术教育列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主要内容,把劳动教育列为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应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进行实施。

☚ 行行出状元   劳动教育 ☛
0000715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2: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