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根无实
明胡应麟对戏剧的认识。他认为既称之为“戏”,就意味着“其实欲谬悠而亡根’、“其名欲颠倒而亡实”(《少室山房笔丛·庄岳委谈》)。所谓“谬悠其事”,他以《琵琶》《西厢》《荆钗》《香囊》等名著为例,说明戏曲创作是需要虚构的。所谓“颠倒其名”,他以脚色为例,即所谓“曲欲熟而命以生也,妇宜夜而命以旦也”之类,以为剧中脚色称呼与其本身特色恰恰相反。胡应麟认为艺术真实并不等于生活真实,肯定了戏曲的虚构方法,这一见解十分可贵。但把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说成是“颠倒”的关系,则显然不妥。正如他对“生”、“旦”等脚色名称含义作“颠倒”解释,纯属主观臆测,并无事实根据,显然是谬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