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动作和行为障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动作和行为障碍

动作和行为障碍

动作,是指较简单的运动(例如点头、挥手);行为,则是指一系列动作的组合,但这两个词也常被作为同义词使用。行为动作障碍又可称为精神运动性障碍。
动作和行为障碍的分类方式很多,因为它牵涉的面很广,所以没有一个分类是较理想的。有人根据动作行为是否受意志控制分为自主的和不自主的动作两大类,这种分类过于简单,再进一步细分时又常相互重叠和矛盾。有人根据行为的效果分为适应性和非适应性两大类,这种分类主观性较强,也不理想。本条不拟从理论上进一步探讨行为的分类,只是从临床实际出发,介绍常见的动作和行为障碍。
精神运动性兴奋 是指动作和行为增加。可分为协调性和不协调性两类。
协调性兴奋 这种动作和行为增加与其思想感情是协调的,身体各部分的动作也是协调的,例如情绪激动时的兴奋、轻躁狂时的兴奋都是典型的协调性兴奋。焦虑激动时的兴奋也是协调性的,此时病人表现极度的坐立不安、搓手顿足,做任何工作往往刚开始就做不下去了。轻度的销魂状态时,可以用非常富于感情(有时也富有感染力)的语气和动作来叙述一件事情,也属于协调性兴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幻觉妄想的影响下,有时也可出现这种兴奋状态。
不协调性兴奋 主要是思想感情与其动作行为不协调,例如紧张型精神分裂症的紧张性兴奋,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的愚蠢淘气的行为和装怪相、做鬼脸等。谵妄时也可出现明显的不协调性行为增加。
精神运动性阻滞 是指动作和行为减少。可分为以下各类:
木僵 患者动作行为减少。并经常保持一种固定姿势。最严重的木僵称为僵住,患者不言、不动、不食,面部表情固定,大小便潴留,对刺激缺乏反应,如不予治疗,可维持很长时间。轻度的木僵称为亚木僵状态,表现为问之不答,唤之不动,表情呆滞,但在无人时能自动进食,能自动解大小便。
严重的木僵常见于精神分裂症,称为紧张性木僵;严重抑郁症时亦可能出现木僵状态,但一般程度较轻,如在患者身旁讲述其身世,有时可引起表情变化(如流泪等)。突然的严重的精神刺激可引起心因性木僵,一般维持时间很短,事后对木僵期的情况不能回忆;脑部,特别是第三脑室及丘脑部位的病变也可以产生一种木僵状态,病人睁着眼,好象是意识清晰的,对疼痛刺激略有反应,但不能合作,事后对病中的情况也完全不能记忆。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时在木僵解除后能够回忆病中发生的事情,有时则不能回忆,或只能叙述一些令人不解的片断体验,或者归结为“做了一个恶梦”。
蜡样屈曲 常在精神分裂症木僵的基础上出现,患者常静卧或呆立不动,但身体各部位却可以听人摆布,即使把它摆成一个很不舒服的位置也可以维持较长的时间才慢慢恢复原状,就象塑蜡人一样,因此称为蜡样屈曲。这种病人如果躺在床上把他枕头抽去,他的头仍可悬空维持一段时间,这种现象称为空气枕头症。蜡样屈曲被认为是一种被动服从现象。
违拗症 也常在精神分裂症木僵的基础上出现。患者对于要求他做的动作不但没有反应,而且表现抗拒。例如要他立,他偏要坐;要他张口,他偏闭口,这种情况称为主动违拗。如果患者拒绝执行任务命令,称为被动违拗。有些患者连口水也不咽下去,大小便也不解,则称为生理性违拗。
刻板症 即不断地、无目的地重复某些简单的言语或动作。可以自发产生,也可以因提示而引出。刻板言语或动作,表面上看似乎无甚意义,但如仔细分析,有时也可发现它是某些有目的行为的残余。刻板言语或动作常见于紧张型精神分裂症。
持续言动 指病人对一个有目的而且已完成了的言语或动作进行无意义的重复,例如问病人年龄,病人答:“55岁”,又问他职业,但仍答“55岁”,直至反复多次后才回答职业。持续言语或动作主要见于器质性精神病,有人认为这是脑内转换功能(switching)障碍所致。
模仿言语和模仿动作 指病人模仿别人的简单的言语或动作,是一种毫无意义的模仿。除了模仿检查者(例如医生)外,也可以模仿其他病人,也可以模仿自己听不懂的言语(例如外语)的单词或短句。模仿言语或动作多见于器质性精神病,亦可见于紧张型精神分裂症。有人认为儿童模仿别人说话是一种条件反射,随着儿童的发育成长,此种反射逐渐被抑制,因而模仿言动可能是在病理状态下此种抑制被解除的结果。
作态 指用一种不常用的表情、姿势或动作来表达某一有目的的行为。例如以某种特殊的姿态来握手,写某种特殊的字体,梳某种特殊的发型,用词特殊,表情夸张,行为与其处境不相称。作态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器质性精神病,亦可见于若干非精神病人。如故意做出某种态度或表情。
强迫动作 指患者明知不必要却又难以克制要去重复的动作,如果不去重复,就要产生严重的焦虑不安。常见的表现形式有强迫性洗手,强迫性的检查门是否锁好等。强迫动作常由强迫观念引起,最常见于强迫性神经症,亦可见于精神分裂症的某一阶段。
冲动行为 是指突然产生、通常多引起不良后果的行为。正常人在某种情绪激动状态下也可以产生冲动行为。有些病态人格者非常易于产生冲动行为,他可以突然从家里或工作岗位上跑掉,或者在明知要被人捉住的地方偷东西。紧张型精神分裂症的冲动行为常带有攻击性和破坏性,青春型或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冲动行为则常由幻觉妄想引起。
本能(instinct)行为的异常 人类的本能可归纳为保存生命的本能和保存种族的本能两大类,具体的表现为躲避危险、饮食、睡眠、性的本能等。本能行为异常主要有以下几种:
自杀 一般是属保存生命本能的障碍,但也有许多例外。自杀的原因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❶因为受到外界强大压力。
❷因为一时感情冲动。
❸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扬言自杀,弄假成真。
❹因为各种精神病引起的自杀: 以抑郁症为多见,在我国,因精神分裂症而自杀者亦不少见。自杀的形式与某些条件有关,例如跳楼、投河、自缢、服毒、自刎等均为较常采取的形式,在精神病院住院病人中,因不易采取上述常见方法,故有时会采取某些很少见甚至是不可思议的方法。自伤,也可看作为本能行为的障碍,多见于精神发育不全和精神分裂症。
饮食障碍 包括以下四种:
1. 食欲减退: 有许多躯体疾病可以产生食欲不振的症状。在精神疾病中,因抑郁症引起的食欲减退最多见。另有一种特殊类型的食欲减退,称为神经性厌食,见“神经性厌食”条。
2. 食欲亢进: 在精神病学中主要是指暴饮暴食而言,多见于精神发育不全和精神分裂症。另外,躁狂症、癔症、儿童神经官能症时亦可见异常的食欲亢进症状。
3. 拒食: 在精神病人中,因猜疑(怕中毒)、幻听、意识模糊及木僵等症状而引起的拒食亦不少见。
4. 异食症: 指嗜食普通人不吃或不常吃的东西而言,如污泥沙土、石灰等。钩虫病患者的异食癖,是由于体内缺乏铁之故,如给以驱虫和铁剂治疗,很快可以消除其异食症状。有些痴呆患者因丧失判断能力而乱吃东西,则不属于异食症范围。
睡眠障碍 睡眠是一种周期性的生理现象,连续数十小时的不眠首先可引起各种精神症状,进一步可引起躯体衰弱,因而睡眠是维持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上常见的睡眠障碍如下:
1. 失眠: 入睡困难、多梦、易醒、早醒等统称失眠,在环境允许睡眠的情况下而通宵失眠者很少见。失眠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它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但大多是神经官能症的表现。有时病人虽然睡着过,但却没有睡过的感觉,可以引起严重的焦虑,这种情况被称为 “主观性失眠”。
2. 嗜睡: 常由衰弱引起。另有一种情况称为发作性睡病,发作时不管环境如何,不可抗拒的进入睡眠状态,但持续时间短,易叫醒。发作性睡病患者亦易于出现猝倒症,即突然眼睛闭上,肌肉松弛倒下,有时反射亦可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阳性的巴彬斯基征,但意识不丧失,此点与睡眠不同,且常由于强烈情绪因素引起。
3. 睡眠麻痹: 表现与猝倒症相似,但常在入睡或苏醒时出现,病人感到既不能动也不能发出声音,十分焦虑,但稍加刺激即可使此种麻痹消失。
4. 周期性嗜睡贪食综合征(Klein-Levin综合征): 表现为发作性的沉睡和贪食,发作一般持续数天,患者醒了就吃,食量很大,吃了又睡,所以发了一次之后,体重常有明显增加。多见于男性青少年。
5. 梦游症(睡行症Sleepwalking): 病人于夜间睡过一阵后起床活动,行为较呆板,意识恍惚,问之不答或含糊答应,走动一阵后又睡,次日不能回忆。多见于儿童及癔症患者。
性功能障碍 性本能是保存种族的本能。性功能障碍可由各种原因引起:性器官或脊髓的器质性疾病;病态人格各种精神病和神经症。临床上表现为性欲亢进、性欲减退、性欲倒错等。男子的阳痿、早泄可包括在性欲减退范围内,多由精神因素所引起。性欲倒错有多种形式,其中较常见的为同性恋,其他尚有恋物症、露阳症、施虐淫、受虐淫等(见“性欲倒错”条)。年轻人偶然的手淫,是一种生理现象,不属于性欲倒错。

☚ 意志和意志障碍   意识和意识障碍 ☛
0001827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2: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