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花鼓民间舞蹈。流行于辽宁新金城乡。1947年由原籍山东省日照县的花鼓艺人许延爱传入。旧时,表演形式为男子斜挂小鼓于腰部,鼓槌系长穗,在鼓和小钗、小锣的伴奏下,边歌边舞。演唱词曲多属流行的民歌小曲,唱词亦可即兴创作。表演时,舞者在旋转跳跃时挥舞长穗,绕头、背、腰、腿等部位以穗头击鼓。击鼓舞蹈动作有“苏秦背剑”、“二郎担山”、“古树盘根”、“狮子滚绣球”等十五套动作组合。舞姿矫健豪放,刚柔相济,动作灵巧传神,技巧性大,鼓点准确、清脆,花样繁而多变。无固定场记,说唱“过门”时,用穗头击鼓伴奏,藉以烘托热烈气氛。大连歌舞团在向民间艺人学习的基础上,将只有1尺左右的线穗放长到3尺,发展成集体表演的长穗花鼓舞,曾于1957年第6届世界青年学生和平与友谊联欢节上获金质奖。音乐伴奏以击鼓为主要音响,辅以小钗和小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