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社会劳动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社会劳动者又称“就业人员”、“在业人员”、“从业人员”。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劳动者。包括全民所有制单位、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其他各种所有制单位的全部职工,乡村劳动者和个体劳动者。从事家庭副业,其收入相当于当地一个社会劳动者最低收入水平或参加社会劳动累计在三个月以上的乡村劳动者,也应统计在社会劳动者人数中。社会劳动者不包括下列人员:不参加社会劳动的家务劳动者;劳动年龄中的在校学生;待业和待学人员;正在劳改、劳教的人员。人民军队成员属于社会劳动者,但不统计在社会劳动者总数之内。社会劳动者是社会劳动力资源总数中的在业部分。社会劳动者人数的增加,也就是就业的扩大。 社会劳动者 社会劳动者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全部劳动力。湖南省1995年底,有社会劳动者3467.31万人,比1994年增加67.02万人。全省劳动力资源实际利用率为83.9%,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 劳动力资源 国有单位职工 ☛ 社会劳动者 社会劳动者具有劳动能力、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并取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公民。在我国现行劳动工资计划指标体系中,社会劳动者是社会劳动力资源总数中的在业部分。从所有制来说,包括在城乡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工作的职工与农民,以及从事个体经营的个体劳动者; 从从事的职业来说,包括农业劳动者,工业劳动者,服务部门劳动者,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部门的工作者,机关团体的工作人员等; 从工作性质来说,包括从事固定性工作和临时性工作的人员。社会劳动者不包括下列人员: 不参加社会劳动的家务劳动人员; 劳动年龄 (16周岁以上) 的在校学生; 待业和待学人员;正在劳改、劳教的人员等。人民军队成员是社会劳动者,但不统计在社会劳动者总数之内。计算和研究社会劳动者人数的任务,在于掌握社会劳动者的数量、构成、分配使用情况及其变动、发展趋势与规律性,为决策部门制定和检查劳动力计划和政策提供依据。社会劳动者人数的多少,反映着社会劳动力资源利用程度和就业状况,并且是计算社会劳动生产率 (国民总收入除以社会劳动者平均人数) 的重要根据。我国的社会劳动者,无论在什么岗位,从事什么样的劳动,他们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都一律平等。他们所从事的社会劳动,都应该按照按劳分配原则得到相应的劳动报酬; 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行使一定的权利,履行一定的义务。 ☚ 公务员制度 个体劳动者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